•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教育新闻

从伊顿纪德看中国校服的“审美呐喊”到“审美觉醒”

时间:2015-08-24 11:34:43   作者:   来源:华夏教育网   阅读:910   评论:0

当2008年伊顿纪德初入校服市场高喊“校服美学”时,学校及大众还停留在“漂亮校服=贵族校服”的概念上,即使定价并不贵族;当2014年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访华照片掀起“校服丑爆了”大讨论时,网络大众开始了反思,部分学校也在一步步改进中,但并未引发真正的审美意识觉醒;直到近日,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不仅提出要关注校服的安全、质量问题,同时还要关注款式设计,这时各大城市才惊觉,国内校服领域的审美落后太久,也积极响应和支持了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组织的寻找“最美校服”活动。这一活动目前已在厦门、南京、武汉、保定等城市展开,并受到了一致肯定。

校服审美,也将随着“最美校服”活动开始了苏醒与怒放。当然,这一路走来,学校、师生、家长及校服企业的合力不可小视。

从伊顿纪德看中国校服的“审美呐喊”到“审美觉醒”(二十年代的制服式校服)

中国校服:从“制服”到“面口袋”,再到“制服”之路

其实,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是制服式校服的首次出现。那时的菁菁校园,到处都张扬着青春活力,充斥着欢声笑语。制服式校服也成为这飞扬青春最直观、最生动的载体。此后的三十~四十年代,中式旗袍开始在校园内得宠,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大行其道,成为女生新宠。到五十年代,校服就开始比较随意,也缺乏特定款式了。六、七十年代则是“旧军装时代”,接二连三的“运动”抹煞了色彩,稍鲜艳、新颖的衣服都受到了压制,也可以说,这段时期“校服”其实是从我们国家消失了的。

此后,进入了校服复苏的八十年代,各类校服均有,也无统一标准。发展到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时,运动校服就一统天下,以蓝,红,绿,白等为主,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

不过,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到来,校园视野越来越开放。慢慢的,简单、拖沓的运动装不再能满足学生需求了,更多国际化、得体而优雅的校服款式进入大众视野,也引发了校服审美的思考。

校服,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校园穿着,其深层次的内涵被不断发掘。

从伊顿纪德看中国校服的“审美呐喊”到“审美觉醒”(伊顿纪德校服受到越来越多学校采用)

伊顿纪德 传递校服文化载体与美学熏陶之理念

其实,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要求统一着装是为了让学生方便快捷,不将时间浪费在打扮上,同时避免攀比。但随着学生视野的开放,审美趣味的提升,学生根本不情愿穿校服,甚至出现“一出校门就脱校服”的现象。为何?只因校服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过分突出严肃庄重,与当今学生的审美趣味不相符,这反而又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一大问题。

早在伊顿纪德创立之初,其实它就提出“校服”以校园服饰来传递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师生的精气神;它是学校的文化主张,学校的气质呈现,是校园的流动名片,能显性、或隐性地对学生发挥礼仪教化和人文熏陶作用,自然彰显校园之美,教育之美,从而推动普世教育价值重建。

伊顿认为,这次“最美校服”活动也是一次直接校服美学的觉醒与尝试。它不仅仅给予了学生更多参与权与发言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审美趣味,更间接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趣味与美学触觉,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而让学生参与到“最美校服”的设计中,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尊重了学生的审美心理,同时也认可了美学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一位参与“最美校服”设计大赛的80后家长直言:“参加这次活动,我不仅查阅了中国校服发展史的经典款式,还与中国校服第一品牌伊顿纪德作了深入沟通。这些都让我相信只有更美的校服才能熏陶出更有艺术审美能力的孩子。艺术审美,其实真的不仅仅是参加钢琴课、画画班,潜移默化才是最有效的。”

而在《意见》指导之下的校服将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看中 中国 校服 审美 呐喊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华夏教育网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粤ICP备150826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