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而思”培训机构在成都被责令整改,中小学生课外培训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当下,中小学生课外培训的火热并不会因为某个机构的整改而消退,一方面,主管部门需要更多理性思考,怎样多方位、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管;另一方面,各方面要正视如何真正为青少年减负,到底要减谁的负。
近年来,中小学教育培训市场需求旺盛,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庞大的市场机会,吸引了各种社会资本、投资主体进入。培训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问题随之暴露。比如,借用知名机构办学欺诈造假,夸大和虚假宣传;追求低成本,降低办学条件,安全缺乏保障;从业人员和培训师资混杂,教学手段不规范,极易造成未成年人在培训中受到心理伤害或性格扭曲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监管部门必须加强把关,打好“组合拳”。要提升准入的标准,尤其是在准入环节制定更加严格的师资、办学条件等要素标准,杜绝劣质机构入场。要在准入阶段把履行教育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设置相应的准入条件和考核指标。同时,过程监管更是重头戏。要加强对培训机构教学过程的定期检查、突击抽查,健全信息公示机制,建立社会监督公众平台,鼓励家长和学生参与培训机构监督,促进培训机构规范过程管理。
应当说,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培训市场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行业集中度低,培训主体数量庞大,几个人的“作坊式”“游击队”式培训机构数量众多,由此也导致了培训过程的违规行为屡见不鲜。需要明确责任,加大违规处罚力度,消除“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当前,更加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何家长们对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趋之若鹜,管理部门对其整顿治理反而不被一些家长理解和支持?说到底,如果考试分数决定一切的机制没有改变,学生和家长肩上的“负”便难以减轻。中小学在校减掉的“负”只不过是转移到了课外辅导机构,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和成本,还导致多元化市场监管困难,违背了减负的初衷。甚至于,在很多家长眼中,口碑良好、效果显著的培训机构才是“救命的稻草”。
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必须与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方向一致。目前,中小学教育在朝着减负、去应试化的方向发展,这并非一日之功。减负并不意味着提前放学、自由活动,而是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趣味性、互动性和丰富性,不唯成绩论好坏。同样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应更多关注能力、素质等相关内容,抓住行业监管和洗牌的机会,为行业发展树立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