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教育新闻

南科大: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一流创新人才

时间:2017-03-22 14:48:26   作者:王宝珠   来源:华夏教育网   阅读:2090   评论:0


南科大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17届准毕业生张凌祺,陆续收到剑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在此之前,张凌祺的同学刘世卓,收到了普华永道、深圳保监局、中国银行、太平洋保险等11个金融机构抛出的橄榄枝。

  南科大第三届本科毕业生,即将学成,走向社会。


2016届毕业典礼

  2016年7月,南科大举行2016届毕业典礼。

  在2016届毕业生中,就业率达到97.6%,其中海外继续升学深造的人数比例为55.09%;国内升学深造比例为2.99%;就业比例为39.52%。

  早在2016年10月,华为公司抢先与17名2017届准本科毕业生签约,南科大就业学生年薪起薪高达20万元人民币。

  如此高比例签约,让人赞叹。因为就是在超过万余在校生的国内一流学校,华为一年所签毕业生平均也就四五十人。

  一流名企为何青睐年轻的南科大?华为公司IT产品线研发总裁朱海培的解释是,在南科大学生身上,能够看到他们将为未来企业发展带来的活力和动力。

  不仅是华为,像大疆、光启、深信服科技、国人通信等一众名企也纷纷向南科大学生伸出橄榄枝。如今的南科大,已逐渐承载起为深圳乃至中国的改革创新提供人才支撑的历史使命。

  有大格局,才有大手笔,有新思路,才有新气象。

  五年来,南科大以改革创新为主题,努力打造着高等教育的“深圳质量”,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一流创新人才。

  打破“唯分数论” 培养模式更国际化

  南科大的创新气质,正源于深圳这座城市的“以改革创新为根,以改革创新为魂”的底色。这所被誉为“中国高教改革试验田”的学校,出生伊始便备受关注。


湖畔书院

  南科大湖畔书院,本科生居住的地方。

  如何为学校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南科大一改以往高考成绩一锤定音、“一考定终生”的录取模式,率先做出了先行先试的大胆探路——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631”模式,按照高考成绩占60%,南科大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机试25%、面试5%),高中学业成绩占10%(综合素质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7%)构成的综合成绩来择优录取。

  2016年,南科大继续扩大联合培养招收研究生范围,并实现留学生招生零的突破。

  打破“唯分数论”,从“分分计较”到“素质引领”。于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选择了南科大,在滨海之城追逐他们的梦想。

  不仅录取模式不拘一格,培养模式也与国际接轨。

  在南科大,学生入学前两年不分专业,以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为主。大三以后,学生再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种在世界一流高校非常普遍的模式,在南科大既有自身特色,又循世界通例。

  实际上,这样“2+2”的模式,对学生的要求相当高。由于全英文授课,针对英语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南科大成立语言中心,对学生实行了分层次的英语教学。学生除了必修的理工科基础课外,还可以“菜单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学生能学习到不仅仅是来自于一个专业的知识。

  2016年,南科大输送257人出国参加交流项目,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人才。

  在南科大,教学和科研都围绕学生为中心,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天赋能力进行针对性地讲授正成为一种共识。

  大师为邻为友 成就独特的南科大氛围

  让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还有南科大独特的书院制和导师制。

  南科大结合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的西方书院管理模式以及中国传统书院模式而成的现代书院制,正受到中国越来越多高校的热捧。


南科大书院

  南科大书院

  书院制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老师生活在一起,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得到导师的指导和帮助。目前,南科大的学生分属在致仁、树仁、致诚、树德、致新、树礼六个书院,书院包括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每个书院配备生活导师,每个生活导师带十个学生。


生物系侯圣陶教授在给学生讲解脑科学_看图王

  生物系侯圣陶教授在给学生讲解脑科学。

  在生物系侯圣陶教授的实验室里,几位大二的学生正围坐一团,时而专心听讲,时而激烈讨论。在这以“爱因斯坦的大脑”为主题的课外兴趣小组中,他们很快将根据自己兴趣获得分工,通过独立的思考,查阅、学习资料,每周准时聚集在这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研究情况。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科研,科学很有趣,是他们一致的评价。把侯圣陶教授和这些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是南科大的书院制和导师制的结果。和学校其他教授一样,作为生物系教授的侯圣陶教授,同时担任书院的生活导师。每个月几次的会面,除了谈学习、谈生活,科研是少不了的话题,像“爱因斯坦的大脑”这样的兴趣课题也是把导师和学生凝聚在一起的良方。

  南科大2016届毕业生刘子剑,毕业后选择攻读南科大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此前,陈十一校长亲自给他写了推荐信,并担任他的博士生导师,指导他在“流体力学”方向继续深造。这是陈十一校长来到南科大之后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

  物理系徐虎教授是刘子剑的科研导师,也是当年他来南科大时的招生老师。刘子剑非常感谢徐虎教授在各个方面尤其科研上的指导,“徐虎老师带学生很认真,他会手把手地教你,遇到问题手把手地帮你纠错,他很忙,仍然能做到这一点,我很感激。本科生做第一篇文章的时候很艰难,各种技术性问题、理论问题不断出现。徐虎老师的主要方向是‘第一性原理计算’,大三下半年,他给了我一个相关方向的项目,但我一整个学期基本上没做出来任何东西,那段时间就经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研究。但徐虎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帮我处理遇到的问题,让我坚持了下来,慢慢体验科研工作的方方面面,领略到了科学的魅力,也坚定了继续从事科研事业的决心。”

  在书院的活动室里,导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经常进行交流。


书院活动室1_看图王

  书院活动室

  圆桌子、沙发、大电视……在位于宿舍楼一楼的致仁书院,这个温馨的“家”已经成为学生们的据点。课余时间,他们会带着喜欢的零食、抱着电脑在“家”上网、看书、聊天。

  此外,他们还拥有桌球室、棋牌室、健身室等一应俱全的学生活动中心,每到晚上7、8点钟,该中心就开始热闹起来。有时候是同学们的自娱自乐,有时候是师生间的“同台竞技”。乒乓球技术不错的王怀清教授,就在这里跟学生“切磋”过球技。

  而这种自豪和认同也来自家长。在南科大,家长们有一面自制的旗帜,上面印着几个大字——SUSTECH FAMILY(南科大家庭),这是他们共同的标识,也是一种宣言。

  在南科大,不仅学生和家长被邀实地“考察”,来自全国的百余位校长也被请来为学子择校“探路”。合肥六中校长王勇表示,“在南科大校园,学生们看起来总是步履匆匆,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实验室或是图书馆。这才是大学生应该有的状态。他们成天和教授们‘泡’在一起,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创新型人才的萌芽状态。”

  一组数字,可以折射出飞跃的轨迹——

  短短5年,虽然不唯分数论,仅仅从南科大录取分数线看,也是屡创新高,体现出学子的认同。2016年比2015年高出20分,而2015比2014高出16分,从2014年报名人数5000余人,到如今每年已超过2万人。

  学生多元发展 承载家国情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南科大的五年,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2015年,南科大物理系首届本科毕业生通晓被加州理工学院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成为这所诞生了33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世界顶级名校的一员。来自化学系的吴子珊则被耶鲁大学录取。

  同样是“学霸”,同样被世界名校录取,同样醉心科研,更让人惊讶的是,对于学成后的规划,通晓和吴子珊也高度一致:那就是回到深圳,这座她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同样的家国情怀,体现在好男儿投笔从戎。


2016.9.15南科大三名学生参军入伍

  去年9月15日,南科大3名学生参军入伍。

  2016年9月,南科大2013级学生赵见深、2014级学生符嘉琪、2016级新生李博涵三名90后大学生应征入伍,成为南科大首批入伍的大学生。

  在南科大,家国情怀也是思政课紧紧围绕的主题。南科大的思政课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课程形式生动,讨论式、互动式成为一种常态。此外,一个新创建、日新月异的大学,一个快速在世界崛起的城市,这一切也成为及具南科特色的爱国主义的生动案例,在体验中师生的荣誉感、责任感极大地得到激发。

  近日,陈十一校长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理工大学在术业有专攻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任何一名学生,无论文理,都该了解历史的发展、民族的传承。”陈十一称,南科大虽为理工类院校,却不光局限于科研、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民乐队办得有声有色,眼下又邀请了一位国画师进驻校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同样重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更明白自己往何处去。”陈十一表示,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与力量的内核,应深植于中国每所大学的办学理念。以此为基,才可谈创建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创新创业路上也有南科大学生的身影。2012级曾歆勋创办的深圳市南风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探索互联网+餐饮模式的公司之一,现服务4个城市10所高校10万大学生,员工近百人,月售近百万元;南科大致仁书院林晟创办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程齐家创办高科技照明公司都已经扬帆起航。


学生做实验

  学生做实验

  如何通过形式活泼内容生动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历史,弘扬革命精神,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去年年底,南科大特邀深圳特区报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摄影展进学校,集中展出记者行程万里拍摄的优秀摄影作品,还邀请参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大型采访活动的名记现场座谈。大二学生詹溪云说,这是第一次跳出课本,通过记者的经历来近距离感受党的精神,很受震撼。南科大学生党团组织十分活跃,“学工、书院、团委”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让学生文理兼修、德才兼备,目前注册义工人数占学生比例的三分之一。

  创校以来,在校本科生获得包括美国大学物理竞赛金奖等在内的多个国际学科竞赛大奖,发表的学术论文多次被国际一流期刊收录。在前两届毕业生中,已有123名毕业生分赴牛津、剑桥、耶鲁、加州理工等世界名校深造,约占毕业生总数的60%,70余名毕业生顺利进入知名企业工作,为深圳乃至中国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谈起南科大的培养目标,南科大党委书记郭雨蓉表示,南科大培养人才的目标从未改变——以“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强能力”为方向,以“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为特色,未来学校将总结和夯实已有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继续在“创知、创新、创业”上下功夫,形成应对未来世界发展的核心能力。

  如何解读“钱学森之问”,面对困扰教育界多年的这个难题,也许,南科大可以在孜孜不倦的继续探索之后,给出一个生动的回答。

  学子风采

  陈愫

  全面发展 努力用科学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微信图片_20170322080809

  陈十一校长为陈愫授予学位证书。

  去年这个时候,南科大2016届毕业生陈愫,收到了康奈尔大学化学系博士录取通知书,并给予丰厚的奖学金。这已经是第六所名校向他发出入学邀请了,之前他已经收到了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西北大学、德州农工大学、犹他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些学校同样提供奖学金。

  这位一向低调的学生,在身为中学化学老师母亲的眼里是“做事专注”的大男孩,在导师看来是“智商高、情商高”的全能优等生,在同学眼中是“能力超强”的活动部部长,在书院民乐队队员看来是技艺超群的“二胡队长”。

  毕业于安徽省歙县中学的陈愫,2012年以高于一本线104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南科大。大一那年,他在化学系教授汪君的指导下开始阅读文献,每周和课题组里的博士后、研究助理、实验员等一起参加课题组组会,一起读文献,一起分享世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据同学汪君介绍,一次学校和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做了一个科研项目,当时刚完成大一课程的陈愫竟用流利英语做了一份完整、专业的口头报告。

  大二结束后,陈愫选择了化学专业。暑期,他进入了化学系教授刘心元的实验室。刘心元表示,对于刚进入课题组的学生,他一般会指派有经验的博士后手把手教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但陈愫进实验室时已有一定的基础,所以直接给了他一个独立的课题。暑假结束后,他的研究也已经完成。至今,陈愫已经有两篇学术论文发表、两篇正在投送,另外还有一项与化工厂合作的专利。

  陈愫不仅是个学霸,还是个民乐高手。初二,陈愫已考过二胡十级,大二加入书院成立的民乐队,并被指导老师和队员推举为队长。如今,民乐队已成为南科大最具代表性的学生团体之一,应邀参加校内外大大小小的活动。在他担任队长期间,第一次走出校门的民乐队就获得了“广东省第四届大学生文化艺术展演”一等奖。

  王嘉乐

  首届学生 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

  2014年,年仅17岁的王嘉乐,有着“神童”、“天才少年”的美誉。在中学有了多次跳级经历的他,在大学里再一次“跳级”成功,提前半年从南科大毕业,进入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王嘉乐表示,在南科大的三年半,不仅学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作为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学生与老师的比例基本是1∶1。王嘉乐说,在南科大的学习中,由于与教授们住在一起,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向教授请教问题,甚至可以随时“敲门”与教授进行交流、探讨。“南科大虽然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但在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上同样重视。”王嘉乐说,他至今印象最深的是国学大师魏承思老师的课,他希望学生在大学里培养“浩然之气”,这已经成为王嘉乐的座右铭。

  王嘉乐表示,南科大作为一所探索教育改革的大学,学校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有时甚至会受到外界的质疑,而作为他的学生,肩上也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社会证明自己和南科大一起都能够做得更好。

  刘世卓

  清晰规划 年轻时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新学期伊始,春天给南科大每一个角落都带来蓬勃的生机。而在这个春天,2017届准毕业生、金融系刘世卓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春的礼物——普华永道、深圳保监局、中国银行、太平洋保险等11个金融机构抛出的橄榄枝。他自己笑称,得到这些录取通知书都属运气,但其实,这是一朝一夕稳扎稳打、清晰规划的结果。

  大三是一个忙碌而辛苦的时期,而对于刚刚改变了专业发展方向,从原来倾向于生物转向金融的刘世卓来说,尤其如此。“大三这一学年因为才转入金融系,同时选了很多门课程,导致接连不断的作业、考试、报告,我就将这些课程设立的截止日期看作动力来使自己更加高效地学习。”刘世卓说,当他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未来愿意做什么,一旦看清了方向,就可以在广阔明澈的大地间义无反顾地奔跑前行。

  实践之中见真章。在决定转入金融专业的那段时间里,带着很少的专业知识背景,刘世卓还去到了招商银行实习,开始一段新的摸索之路。最终选择普华永道,他说,希望自己年轻的时候接触更广阔的世界,能够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稳扎稳打,积累经验,拓宽领域,从而在未来的规划里游刃有余。

  符嘉琪

  应征入伍 成为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经过层层严格选拔,2016年9月,南科大2014级学生符嘉琪脱颖而出,成为南科大第一批光荣应征入伍的本科学生。

  为了参军,符嘉琪在一个月内体重减去十几斤。“我之前几乎没有想过自己会有机会成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军人需要有很高的素质,当兵能在部队中磨练出强大意志力,这是我选择当兵的缘由之一。”大学生活已经度过一半,回忆两年大学生活,他说:“我非常荣幸能够进入南科大学习,因为这里有着全国甚至全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有着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在考虑应征入伍前,他不停地在心里追问自己这两年收获了什么,有没有成为想成为的那个自己。经过慎重考虑,同时也和父母商量之后,他认为入伍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磨炼意志、完善自己的机会。“我希望在军队里塑造自己更加强大的意志品格,丰富自己人生经验,成为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他坚信,在部队锻炼两年后,能够成为一个心中有理想、有原则、有作为的人。他坚定地说:“我一定会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命令,在军队里结交挚友,在部队里努力学习。”


出处:华夏教育网
网址:http://www.hxedu.org/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目前联盟网站:海峡教育网华夏教育网中华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产业网培训百科网中国培训之家,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文章撰写、评论撰写等。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华夏教育网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粤ICP备150826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