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十个刷爆朋友圈的字眼,勾起了人们对于一个更大世界的向往。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放弃了去一个更大世界的机会,经年累月深居在大山深处,却能在极为艰苦苛刻的环境中为那里的孩子们建立希望和梦想;而另外的一群人,却怀抱着一个世界回到家乡,让生活在小小天地的孩子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蒙牛我回老家上堂课活动将这两个群体的人紧密的连结在了一起,缔结了一份奇妙的缘分。而他们共同有一个最美的名字,叫做“教师”。
缘分的开端
80后“最美乡村教师”吴金成,在湖南湘西凤凰县禾库镇茶寨山沟里长大,这里贫穷、闭塞,村小老师走了一个又一个。大学毕业后他本来可以在长沙找份体面的工作,但他毅然选择回到禾库镇茶寨小学当代课老师。
从黑板到三角尺,从跳绳到羽毛球拍,从修缮学校用的石棉瓦到奖励孩子们学习的字典、铅笔等,吴金成用靠磨豆子卖豆腐挣的10多元钱补贴学生、资助老家的孩子们上学,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豆腐老师”。每天拿起锄头当农民,放下锄头当老师,一人担起校长、老师、管理员、维修工等学校的全部职责。
2012年9月,禾库镇茶寨山沟迎来了一位大山外来的女老师,经过了整整一天的长途跋涉,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英语课,并为这所苗寨深处的学校捐了20万元现金及部分学习用品。这位女老师就是蒙牛总裁孙伊萍。
也是在这样一个契机之下,孙伊萍开始思考,一定要通过一种方式为这些美丽的乡村教师做些实事。由此,“我回老家上堂课”公益帮扶行动诞生了。
最执拗的坚持
“5,5,24。”黑板上写着三个大数字。“5岁开始到当地的体校练习体操,每天早上要步行5公里去上学,冬天要忍受寒风暴雪坚持跑步,最难忍的是夏天要练习完一整套课程,才能喝水,这一坚持就是24年。”
2016年5月,第91位参与蒙牛“我回老家上堂课“的名人——奥运冠军杨威——在家乡湖北仙桃的一所村小分享自己的故事。如果要给这段经历贴上一个标签的话,杨威说:“是坚持。大家如果能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做好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一样能成功。”
而千里之外的甘肃会宁,有一个和冠军杨威同样以惊人的毅力和执着实现人生梦想的人,他就是“最美乡村教师”魏周太。“现在乡村学校,能有正规音体美教师的没几所,你们的活动能缓解这一现状,好让孩子们有个兴趣课堂。”魏周太说道。“路虽远,行者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他眼里,“有志者事竟成”是一种人生信念。魏周太扎根基层从事体育教学四十年,培养了21个全国冠军,为国家输送了200多名体育优秀人才。
一个是24年的坚持,成为了奥运冠军;一个是40年的坚持,塑造了21位全国冠军。坚持是一种力量,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坚持和用自身的坚持所传递的信念,才为更多人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最伟大的平凡
2014年5月,中国首位世界职业拳王熊朝忠参与蒙牛“我回老家上堂课”,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小学校园,为全校285个学弟学妹们带来了一场别具特色的公开课——拳击。而这位出生在云南马关县夹寒箐镇的一个小村庄的“拳王”教师曾是一名矿工。
熊朝忠认为自己是平凡的,却创造了平凡的奇迹。而同样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奇迹的还有黑龙江省铁力市农乡兰河村“最美乡村教师“仲威平老师——每天骑车20公里,风雨无阻,骑坏了4辆自行车。她任职的20多年时间里,有好几次调动机会,可她毅然选择了留下,继续为这里的孩子的未来播洒希望。
“成就一个孩子,造福一个家庭;成就一个家庭,造福整个社会。”这就是仲威平为之奋斗和坚持的信念,也诠释了一个乡村教师的平凡与伟大。
最美的陪伴
守护着隔山相望的两所“夫妻学校”的廖占富和张兴琼,一个人在大山深处坚守了28年的王永祝,回到自己母校去用歌声鼓励孩子们追求梦想的歌手陈楚生……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去诉说。不管是一堂课的短暂付出,还是一生的漫长坚守,都是最美的守护。正如蒙牛所倡导的公益理念一样,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都能做一点。
从2012年开展至今,“我回老家上堂课”已拥有社会名人回老家上课、大学生支教、教师培训、资源共享、幸福礼单、交换卡路里等众多有针对性、系统性、精益化的公益措施,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公益平台。截至2016年8月,蒙牛已联合108家公益伙伴,邀请了92位社会名人回家上课,走过22个省市600多所学校,为10万名师生送去陪伴和帮扶。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蒙牛“我回老家上堂课”向所有陪伴孩子们的最美教师致敬,不论是一堂课的付出还是一生的坚守,都是最美的陪伴。同时,蒙牛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到“我回老家上堂课”的队伍,你的一份小小的付出,或许就会为他打开更大的世界。这也是“我回老家上堂课”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