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JCAI)于7月25日-3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隆重举办。IJCAI是国际人工智能领域最顶尖的会议之一,从1969年以来隔年举办,是一场AI领域最领先研究者聚合的疯狂脑暴。在人工智能发展备受关注的今天,IJCAI-15意义非凡。本文是腾讯高校合作对IJCAI组委会核心成员中唯一的亚裔代表、IJCAI-15大会主席杨强教授的独家专访,过程中深深为他对AI创新的蓬勃热情、对AI青年研究者的支持关注及对IJCAI社群的贡献所触动、所激励。
痴迷创新,让AI探戈起来
专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AI相关研究领域的杨强教授,让自己的学生研究我国文化精髓中唐诗宋词的机器学习算法,也着实让他的学生们不得不冒汗接招。不过,这到是很容易解释他作为大会主席的IJCAI-15选择“AI与艺术”为主题,这对于温文尔雅、饶有情怀的杨强教授而言应该是理所当然、随心使然的。
图1:IJCAI-15主题:人工智能与艺术
谈及为何选择这一主题,杨强教授神采奕奕的说,“IJCAI会议始终关注AI前沿信息技术的跨学科交流。当IJCAI-15首次选择在南美这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阿根廷举办时,我们深深感受到AI与艺术的碰撞,并希望点亮不同以往的灵性与思考。”应该就是基于此,IJCAI-15特别安排了多场“AI与艺术”专题,探讨二者的交融。一位学者提出运动视觉,探索AI与舞蹈结合的可行性,让AI探戈起来;还有一位学者设计了用计算机自动生成油画的方案。看来未来人人都可能成为舞蹈家、画家,杰出与否就要看你的算法编程能力了。
事实上,作为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的系主任、ACM杰出科学家、首位华人美国人工智能协会(AAAI)Fellow、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 )Fellow、国际模式识别学会(IAPR)Fellow 、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Fellow ,IJCAI组委会核心成员中唯一的亚洲人代表,杨强教授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创新引领及强势影响已达到很难超越的高度。但他似乎不在乎这些,他更关注让科技转化为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的实实在在的努力。
2012年,杨强教授在香港成立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并担任主任;2015年,他受邀担任腾讯微信事业群首席技术顾问。当问及他为什么有兴趣担任腾讯微信的顾问时,他非常坚定地说:“我希望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让微信平台群体智慧发挥极致优势,超越我们想象的极限,与微信一起追逐梦想。”本届IJCAI,腾讯公司作为大会的核心合作伙伴之一,派遣AI研发团队一行飞抵布宜诺斯艾利斯,支持IJCAI-15、支持杨强教授、并在与全球AI顶级研究者们的学习与沟通中推进这份共同梦想的逐步实现。
图2:腾讯IJCAI-15与会代表与杨强教授(右三)合影
无比乐观,新生代将实现超越
本届IJCAI-15收到来自65个国家的1996篇论文,录取数575篇,录取比例仅为28.8%。作为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A类学术会议,只要有一篇被IJCAI会议接收,包括清华等国内知名高校在内的在读博士就可达到毕业条件,它的热度可想而知。多年来,在IJCAI等诸多全球顶级学术会议上,国内研究者很难进入核心管理层为青年学者们摇旗呐喊。IJCAI-15,杨强教授作为大会主席鼓舞了更多青年研究者的加入。
在大会接待晚会上,杨强教授与阿根廷科技部长同台坐在主席台上代表组委会宣布IJCAI-15来自中国的论文投稿和录取量首次超越美国、获得世界第一时,他的内心是无比激动和幸福的。“本次参会的学生人数超过60%,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我国AI研究实力的扎实储备和无限可能的未来。”
在腾讯公司会间举办的学生交流晚会上,杨强教授面对60多名优秀的与会学生真诚给出三条成长建议和一个挑战,“第一、要让自己有引起别人关注的能力,做一个领袖。就像我的学生被国际知名教授提及时,我告诉学生他的影响力已经产生,而他已经可以毕业了;第二、要在研究之外积极投入学术界的社会活动,不计较付出的回报。我在加入IJCAI等社会群体之初,也关注从小做起,点滴积累;第三、要活的有乐趣。做研究就是要在不同的国家、地域、文化中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滋养创新,要养成不断追求的习惯、投入并进而形成自己的兴趣。我给大家一个挑战,那就是挑战图灵测试,研究它的局限,并提出新的目标。这是我们这次会议上的一个亮点。在科学上没有什么是不能挑战的,希望你们有信心超越一切。”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夜晚不仅了解到当今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前瞻、关键技能方向及产业对人才的核心需求,也经由杨强教授的悉心关怀收获到成长的绝妙锦囊。
图3:杨强教授(左三)和他的学生们在IJCAI合影
贡献社群,挑战图灵推动进步
本届组委会由各国投入的委员会有超过1800位,注册与会者超过1200人,达到历史之最。翻开会议日程手册,眼前瞬间被密密麻麻、内容丰富的报告挤满。杨强教授向组委会提出将会议报告从原来的25分钟缩短到10分钟的提议获得多方认可,并使得之后的IJCAI会议报告全部沿用10分钟模式。
图4:杨强教授(左三)与阿根廷科技部长(左一)及大会组委会部分委员合影
会间,杨强教授在他主持的“重新思考图灵测试”这一全程最火爆论坛中提出挑战图灵的倡议。当被问及为何提出这么大胆的提议,杨强教授微笑着回答:“我和学生们说没有什么是不能挑战的,我是很认真的。挑战图灵,我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共同思考图灵测试的局限、新测试的标准以及如何实现新智能测试的途径,让图灵引领的创新思维及卓越精神朝着更符合人类需求的方向演进,推动社会的进步。”
不仅在这个论坛,IJCAI-15整体内容都融入了对既往传统的挑战,孕育着蓄势待发的蓬勃力量。当Kiva Systems公司的Pete Wurman博士带来他的AMAZON Robotics报告时,与会者都对原来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场景真实应用到生活中赞叹无比。Pete带领六人团队仅用1年多的时间制造出仓储用智能机器人,并已在亚马逊等全球60多家大规模仓储中得以应用,大大提升了配货速度和准确度,也减少了人力成本,对以往的以传送带为主的仓储模式来说, 不失为一个革命。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Pete团队把整套实现应用中尚未突破的一环——订单抓取这项工作留给了人类,使得AI技术能快速融入人类生活,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人机协作快速达成AI应用的有效思路。
图5:Pete Wurman博士分享AMAZON Robotics报告
借助机器学习技术玩游戏,让机器打飞机2天超越人类,并具有同类游戏的自学习能力,也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还有通过计算机与博弈论的结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经济、医学领域,如计算尿毒症患者换肾的优先排序等,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人类关切的优先级研究课题。而西雅图Allen脑科学实验室Christof Koch通过“在生物及人工智能中的意识”这一主题,探究了现有人工智能能否实现人工意识这一科幻问题本质。
问及杨强教授目前个人最感兴趣的研究内容,他回答:是微信机器人。作为微信事业部的首席技术顾问,他代表腾讯做了IJCAI-15大会的工业主题报告,向与会者全面分享了微信群体智能在海量社交网络数据平台上的广阔应用空间,也特别提及小微机器人从出身名家到将迅速“长大”的终身学习路径,以及群体智能的前世今生和美好未来。
一直以来,杨强教授非常重视与业界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大数据蕴藏的机遇,重视群体智能无限的能量。他在2003年就开始与腾讯数据平台部合作,派遣学生与腾讯团队一起洞悉海量数据的价值。在IJCAI-15腾讯公司举办的“腾讯之夜”欢乐晚宴中,杨强教授再次面向受邀与会的50多位IJCAI组委会成员、国内AI研发学术带头人发出提升产学研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倡议,并期望经由校企合作搭建的有效平台将研究成果变成更多实实在在的应用,让AI在这个平台上实现飞跃。
图6:腾讯IJCAI-15与会代表合影
更多AI前沿请关注腾讯高校合作对IJCAI-15的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