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曾有过统计,目前经过各省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仅90个,而各地以“课程改革实验班”、“国际部”招牌存在的国际班却多如牛毛。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体系,加上课程设置和财务不透明,导致目前高中国际班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发展态势,集中暴露出占用公共资源、审批不严打擦边球、课程体系设置混乱、收费高等问题,亟需解决! “国际班”乱象不止,亟需依法治理 国际化是教育的趋势,公办高中举办国际课程班迎合了这种趋势,也满足了部分家长的需求,但目前公办高中国际课程班太乱,存在办学资源流失、监管薄弱、高额收费、财务不透明等质疑。教育主管部门现在应该做的,是加强对国际班的规范管理。 国际班火爆异常: 新学年开学之后,不少高中生已经有了泾渭分明的两条路。大部分上普通班,走国内高考之路,而另一部分的学生则从此迈向“高大上”的国际班。家长们不惜重金让孩子摆脱应试教育之苦,为孩子规划了出国留学之路。 随着低龄学生对于国际化教育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中国际班开始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如今,在不少地方,初中、高中的国际化教育已经成为家长和孩子们热捧的对象,公办国际班越办越多、火爆异常,招生人数、录取比率也不断攀升。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4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2009年到2013年的五年间,北京市公立高中所开设的国际班从6个增加到22个。其招生总人数,从2009年的440人增加到2013年的1355人。上海51所示范性高中里,有24所开设了国际班项目。2012年南京市的高中国际班数量达到18个,招生人数达到575人。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全省26所普通高中共开设36个国际班课程,面向全省招生3800人;山东省经审批举办国际班的高中学校由去年的26所增加到37所……东部地区几乎所有的公办名校都有国际班,在中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城市,如贵阳、乌鲁木齐、银川等地,也开始设立高中国际班项目。据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有400多所公办高中成立了国际部或国际班。 尽管中国在进入WTO之时承诺将开放教育市场,但在基础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部门的态度依然谨慎。到目前为止,当初承诺“有限开放”的高中教育阶段,全国仅审批通过了不到100个合作办学项目;未作承诺的义务教育阶段,更强硬禁止西式教育的输入。 政策层面的有限开放,远远落后于中国家庭对国际教育的需求。今年年初,北京、武汉等地教委表示,今年将加强对公办高中国际班的招生规范,不再审批新的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而上海新推出的11所公办高中国际班学费由“家长掏钱”变成了“政府买单”;另据记者获悉教育部即将出台相关文件,规范高中阶段涉外办学管理工作。 根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生建学的介绍,高中阶段的涉外办学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国际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二是中外合作项目或机构,目前经过各省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仅90个;三是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课程改革实验班”以及学校自行设立的“国际部”。 第一类是真正的国际班,招收外籍子女或国际留学生;第二类是纳入中考招生计划的国际班,这类国际班需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额定招生计划,国际班的学生,既有我国高中学籍,又可获得合作办学机构的高中学籍,可选择参加“洋高考”,也可参加内地高考;第三类是普通高中(包括公办高中)计划外招生的国际班,这类国际班的学生,不通过中考招生,没有内地高中学籍,只能参加“洋高考”;第四类则是由教育培训机构举办的国际班,这和普通高中的计划外国际班运作模式类似。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就强调,问题比较大的是公办学校举办的计划外“国际班”。这些嫁接在公立高中计划外的国际班到底存在哪些乱象? 国际班 怎一个乱字了得! 几乎是从公立学校国际部的诞生之初,就始终伴随着质疑声,其中,尤以收费过高并缺乏监管、质量难以保证,以及是否占用公用资源最为突出和强烈。 以公共资源行私利之实,违反教育公平 “公办高中办国际班本来就是占用公共教育资源,学生出国留学是个性化需求,本应该有民办教育来承担,现在公办学校利用公共资源提供个性化服务,并且优先截留了一批优质生源,这是恶性竞争,应该取缔。”北京某资深从业者的观点代表了部分民办国际高中举办者的呼声。 广州地区高中开办国际班的学校接近20所,公办高中占多数。广州2017年异地中考方案拟规定,公办高中招外地生比例不超8%,随迁子女还必须满足多个条件。有人置疑:部分公办高中学位留着办国际班,这何尝不是挤占公共资源,破坏教育公平? 以北京市政协委员籍之伟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已经连续多年提出“公办中学不应该举办国际班”。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普遍认为,公办学校的资金来源是政府支持,是所有纳税人的付出,应该完成正常的中学教学计划,不应该举办国际班,私下进行市场化运作。标榜公办之名,却不行公办应为之事。这实际就是2008年国家曾名令禁止的“校中校”,或者说“名校办民校”的新型变异。 2006年9月1日实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公办学校的办学性质,严禁“校中校”、“一校两制”。 收费不菲,学费流向不明,易成腐败温床 公办高中举办国际班另一个饱受诟病的问题是其高昂的收费。以北京十余所示范高中国际班收费为例,平均每年学费在十万左右,是普通高中学费的50倍。在全国范围内,“国际班”学费并没有统—标准,大多价格不菲。同时,学费中还不包括伙食费、住宿费、校服费等。 生建学也强调,目前,一些学校引进部分国外课程,进行“预科教育”,是打“擦边球”。这类课程通常是按地方课程改革实验批准办学的,收费没有法律依据。 曾经发文指出:国际班成学校金库,联合中介合伙圈钱。来自上海市教育界的张老师分析说,公立学校私自成立国际班,其招生名额不受教育行政部门的计划限制;教育中介机构负责收钱,不受财政、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而重点高中躲在背后乐享其成。相关人士提出,公立学校利用国有品牌、国家准公务员待遇的老师、纳税人投资的钱、垄断性质的招生渠道,去收取高额的费用,且收费都是现金入账;这些费用最后去了哪里?没有监管,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费用大都没有投入到教学设施的改善上,而是流入学校金库,国际班成为学校利用公共教育资源栽种的“摇钱树”。 公办学校特别是名校师资是稀缺资源,一国享用着国家的财政拨款,一边利用国际班的金字招牌,堂而皇之的收钱敛财,利用国家培养的师资和长期积累的优质资源去赢取家长手中的钱,是公共教育权力寻租的恶果。极易滋生腐败。北京某校就曾因违规向教职工发放巨额钱物而受到处理,这些奖金从何而来,是否有从国际班敛来的钱物,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种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众多公办学校的创办国际班的疯狂扩张。 有参加者向媒体曝料:部分地方国际班甚至只是请校长出国旅游购物了一圈,回来打通了各级关节(旅游中包括地方物价、工商、教育局领导等),就上马了,纯属草台班子。校长很少过问国际班的事情,而实际执行者大都是外聘来的“合作方”。 课程混乱,教育质量堪优 目前国内的部分高中国际班管理者、教师对西方教育并不理解,大都是在重蹈十几年前民办教育走过的路。一方面认为学生跳出国内高考之后,不用努力,仅靠所谓的“快乐学习”就能一路顺风顺水,另一方面又紧盯欧美最顶尖高校,觉得学生上不了名校就是失败。同时,受功利思维影响,许多高中国际班的课程像“大杂烩”,不成体系,状况堪忧。 记者采访发现,为应付洋高考,各大国际班引入的国际课程有如下几种:IB课程、A-Level课程和AP课程,SAT,托福等等都混在一起。比如,国际课程学生大学的申请是跟教学息息相关的,而这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服务,而公立学校大都不具备这项功能,使得学生到后期不知道如何准备自己的申请材料,换句话说,学生是经历了失准目标的几年学习,这与国际教育的核心优势是背离的。 温哥华某学区负责人在向我们评价中国留学生时,提醒以出国留学为目标的学生及相关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我们更在乎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但来自中国的学生似乎对此还不太适应。”然而,学生却苦不堪言,某国际学生诉苦说,高中三年的确非常辛苦,既要保持至少前50%的GPA(平均成绩点数),还得业余时间学托福、做社会活动,时间不够用以至于不得不舍掉不少的兴趣爱好。 学生们可谓是朝着正确的目标,却用着错误的方法,选择着曲折的道路在前进。 此外,大部分公办国际班都有与民办教育企业合作的背景,“包括课程引进、外教聘请甚至主要负责人都有民办教育企业参与,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被中介牵着鼻子走。”一位业内人士说。 “一窝蜂上国际班,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最后吃亏的还是学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秦琳的话可谓一话中的。 国际班,路在何方? 公私混合型的民校,一旦得利是“私”得利,一旦发生问题,是“公”承担责任。国际班未来之路该如何走? 公私分明,倡导国际化教育 针对高中国际班的乱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教育部就在酝酿新政出台。至去年年底,相关文件的送审稿已经完成,但迟迟未能出台,据业内人士反映:“主要还是意见不统一,各种利益在博弈。”而有专家则毫不讳言地指出,各级管理部门失职,表面上是疏忽管理,实则是利益的共同体。 政府部门首要明确普通中学能否举办计划外的国际班,并建立监管体系。中外合办的“国际班”应明确审批制度和权限,规定本土学生的招生比例;规范课程设置,明确中方和外方课程所占比例;在财务上公开透明。 “公办的归公办,民办的归民办,公办高中就应该退出国际班竞争。”这一呼声代表着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意见,而且也有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 公办学校在加大对高中教育投入的基础上确保教育“公共事业”属性。对于有出国上大学的个别学生需求,则应当将其交给市场,由民办教育机构承担。采取工商注册、工商监管的模式,完成这一产品的社会化服务供给。这有助于让受教育者理解这类教育的性质,理性选择这类教育机构。政府与市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比如在我国台湾,开办国际班就被明确要求“先让私立学校成立,公校禁止,如果需求仍不足,再考虑公立成立国际班的可能性”。而韩国,则在保障了平等教育之外,鼓励开办特色、特性化目的的高中,政府与市场分工明确,绝不拉拉扯扯。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区分不同学校的职责和功能,使得我国教育体制总体上是完整的,具有特色和具备各自的优势,而不是互相拆台,最终彼此消弱。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但公办示范性高中开设的“国际课程班”,不应成为留学“预科班”。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都要理性回归教育国际化的真正目的,即打破过去国际班在中学里独立于世的格局,推进融合教育,让外国优质教育真正推动本土教育改革,接受大众的监督,这是引导真正的教育国际化。 提高教学质量,学皮毛更要学内核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他们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包括语言沟通、理解多元文化、终身学习、持续创新等。中国其实需要更大众化的国际教育。 这就要求学校要提供值得信赖的教育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设定一个课程准入和课程设置的指导、监督机制,对国际课程引进进行把关,建立第三方独立的监督机构,去监督、评估国际课程项目的实施,并设置有效的退出机制。北京师范大学袁桂林建议值得借鉴。 在课程的设置上,中国的国际教育不应再是简单的借鉴和模仿,更不能成为国外院校的招生机器。我们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建立起综合了国内外教育的精粹的自主课程体系,在国际教育中赢得话语权。我们现在学校的体制上还有问题,还不是学术指导教学,还是行政领导指导教学,这样不利于在国际上确立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创新。这才叫真正的国际教育。 要让孩子走向国际,除了学习国外的课程之外,还必须学习国外的文化与价值构建,如视野眼界、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等等。 抛弃中国急功近利式的教育思想,熊丙奇指出:“真正的选课咨询或学业规划咨询,应该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结合未来”的学业发展与职业发展选择、组合课程,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我国的诸多教育者,可以说都对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深恶痛绝。高中国际班刚具备突围的可能,却又掉进功利的陷阱。 教育服务相当于企业的产品,顾客在消费时,应当货比三家。学生在选择国际班时,应该慎重,不受各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招牌影响,让孩子真正学到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