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海外留学

赴美留学第四谈:中国学生进藤校真的越来越难了吗

时间:2019/2/19 9:56:17   作者:王小语   来源:华夏教育网   阅读:502   评论:0

blob.pn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专栏系硅谷教育机构 7EDU 创始人刘君在钛媒体开设的独家专栏,专注于赴美留学行业和教育方法论。】

  钛媒体注:本文系钛媒体独家企业家专栏的第四篇。作者刘君老师是资深留学教育工作者,在北美创办了 K12 在线教育公司 7EDU。 十多年的境外教学生涯,让她拥有了一套独特的“方法论”,希望用中西方最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帮助更多的K12学生。

  在上一篇专栏中,刘君分享了美国一样有“学区房”,你该为孩子选公立 or 私立?本文系「Jun老师专栏」的第四篇。关注「Jun老师」即可订阅该专栏。

  前段时间MIT的早申结果公布(注:即美国高校的预录取阶段,此后还会有正式录取阶段),700多个录取学生中,没有一个中国大陆学生,只有5个中国人,都是美国高中的学生。

  这件事情一出,中国媒体长篇累牍地报道“藤校拒收中国学生”“MIT再无大陆学生”,很多家长和未来家长内心惶然。

  然而在这个被添油加醋的说法和事实之间,其实还有三个重要的前提:

  1. 像新闻里提到的MIT这种老牌藤校,原本的申请人就不一定很多

  2. 尤其是MIT,现在其实不属于中国学生申请的热门学校,因为它以理工科为主,读起来很苦。另外还有耶鲁、芝加哥大学等过去有“光环”的所谓名校,现在热度都在下降——耶鲁周围有很多Homeless(无家可归者)、芝加哥这个城市不够安全,这些都影响了中国家长和学生的择校选择

  3. 预录取不是全部申请结果,还有一批结果会在三月陆续放出

  总的来说,藤校并非“拒绝”大陆学生,而是在申请人数不算大、样本容量不够的情况下,刚好出现了今年的预申请结果没有大陆学生的结果。

  然而在近十年来的从业生涯中,我的确目睹了一部分明明非常优秀的学生,被挡在了藤校大门之外。从过去的长期数据来看,美国高中的申请获得批准的可能性的确更高——就算是美国国籍,如果没有接受美高的教育,面临的其实也是一样的情况。要知道这五个被MIT录取的中国学生,其实拿的也都是中国护照,只是在美国完成的高中教育。

  为什么藤校对有些背景看起来闪闪发光的中国学生“敬而远之”?在这篇文章里,我想系统性地谈谈中国家长和学生对藤校的盲目追求把他们带进了哪些的误区,又该如何走出这些误区。

  就误区方面,我想谈三点:文书、模板化申请和中国的“关系至上”理念。

  一、文书

  文书是大学申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成绩单、奖项等实打实的内容以外,它应当能完整展现学生的人格、特点,是大学录取委员会了解这个学生的重要渠道。但中国学生的文书,往往有以下四个令人沮丧的特点:

  1. 普遍来说很爱讲政治正确的事情,谈他/她认为别人喜欢听的事情,显得自己很积极正面。

  很多大学的personal statement里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

  不少中国学生的回答是:改变世界、建设祖国,有一种“又红又专”的趋势。

  而美国学生可能就很诚实地回答:我的梦想是环游世界。

 2. 中国学生的文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常常让人看不出“个人意志”的存在。

  十个中国学生的文书,可能有九个都是很相似的,剩下一个可能能有点自己的想法,整体来说同一性非常强。而美国学生的文书可能文法不一定非常优秀(是的,就算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也不一定就能写出优美的英文文章),但是看十篇文书,十篇的主题可能都不一样。

  这一点其实和中国K12阶段的教育模式是有联系的,中国是一种集体化、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而西方的K12教育则是更鼓励独立、多元,希望看到百花齐放的情况。

 3. 第三个特点其实在写文书之前就有些注定了——学校在文书里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想选择我们学校?

  对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想去某个学校的原因往往是:排名高、容易找工作、或者这是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学校(一般来说中国学生和家长的期望都是希望能去这样的学校,甚至会觉得能去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学校是一种荣耀)。在这个问题上,说实话当然不行,但中国学生编出来的理由往往都是:学校历史悠久,喜爱学校文化等等,既是很cliche(老套)的内容,又没有足以支撑论点的论据。

  而美国学生往往更有主见,学校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存在,也就能写出很多简单朴实、却温暖人心的内容。

  这就和写情书一样,找人代写的情书能有用吗?文书其实就是写给学校的情书,没有真情实感的情书是很难打动人的,更何况是在申请季要看成千上万封“情书”的申请委员会成员。

 4. 文法

  这是一个跟普通家长想法彻底南辕北辙的误区,也让很多优秀的孩子栽了跟头。

  这个误区就是:文书的语法、语言、结构越优秀越好。

  而实际上,当家长或留学申请机构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这封文书的语言水平的时候,可能在申请委员会看到这篇文章的前十几秒,这篇文章乃至这个学生就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fraud”(伪造)烙印。

  不管多么优秀成熟,一个16岁孩子写出的文章和ghost writer(代写的写手)写出的文章会有巨大的区别,在文法、语言、逻辑上都是如此。而且后者往往经过多次编辑修改,整篇文章在熟悉套路的申请委员会看来,七零八落,痕迹明显。

  我过去曾有一个这样的学生,成绩非常优秀,家长的社会地位也很高。在我们修改完孩子自己写的文书之后,他父亲不满意:“文书不够优美,不够好。”他强烈要求找人重新写了一篇文章,甚至自己也上手改过,最终出来的文书的确文法很精美,但是一眼就能看出不是16岁孩子的文章。就算我强烈反对,他也表示将自行承受后果。而最终,正是由于这种方式,虽然成绩优秀,也有很好的奖项、活动,他孩子没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

  要知道,文书只是展示孩子人格和特点的一个方式,并非要去参加作文比赛或用于发表,越是追求“精美”“优秀”,可能反而害了孩子。

  二、模板化申请

  其实这种“模板化申请”的概念,在上面谈的文书部分里已经能看出端倪。我想谈的是整体申请中的“模板化申请”趋势。

  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出国留学中介很爱总结一些“成功申请套路”,并且为了销售一些相应的课程或课外活动把这个理念灌输给家长:只要按照这些成功申请的学生模板去培养你的孩子,他/她就一定能进藤校,或至少会提高他们进入藤校的机会。

  这完完全全是南辕北辙。

  这些中介的概念是:你要向学校展现孩子是善良的、有爱心的,所以要给他们安排这些义工活动。

而实际上教育的目的呢?

  是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善良、独立、优秀的人。而在他/她到了升学的年纪,再去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学校。

  换句话说,绝对不能先选定一个学校,然后决定“这个学校需要这样的人,那孩子你就去变成这样的人吧”,而是孩子本身已经是这样的人,这个学校正好寻找这样的人,是相似的灵魂和理念遇见了,而不是单向的价值观输出。

  我举一个挺有代表性的例子。

  比如我的一个学生,他现在在哈佛念二年级。他的申请非常简单,课外的活动只有三项内容:

  1. 他是学校Newsletter的编辑

  2. 他参加了学校的Orchestra

  3. 他获得了肖邦钢琴比赛的第二名。

  他没有去参加一些义工活动,体现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没有去教小孩子或者残障人士弹钢琴,体现自己对钢琴的热情。

  然而在他简简单单的三项课外活动里,他愿意付出额外的时间长期帮助学校维护Newsletter;通过在过去十几年里的长期热爱和努力,他获得了这个重要钢琴比赛的第二名。这需要他在过去十几年里每天都进行数小时的练习,几乎从不间断,更需要支撑这些练习的强烈热情。

  哈佛找的就是这样对一件事情有足够热情的人,他被录取了。

  所以并不是“12年级要升学了,那11或10年级就要赶紧做义工了”,而是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展现给大学。

  比如当回答“你最喜欢的事情”这个问题时,其实仅仅回答“从小我就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所以对烹饪很有兴趣,长大了也愿意给朋友做饭吃”就可以,不需要“我喜爱烹饪,所以闲暇时刻会给流浪汉做饭吃”。

  这个误区就在于,中国学生往往试图去解读学校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其实仅仅是:希望能完完整整展现“你是谁”,这一点就能让你在学校面前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而如果照着过去模板照搬活动、义工甚至文书的话,学生就只能变得泯然众人。

  三、“关系误区”

  这个误区,大部分是针对家长的。越是社会地位高的家长,误区也许越严重。

  那就是以为有足够的关系,就可以助力大学申请,甚至觉得拿到一个“重量级”的推荐信,申请就事半功倍了。

  曾经有一个学生,我们给他准备了非常翔实的材料,学生本身也很优秀,然而几家本应顺利录取的学校却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拒信。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才发现,他的家长为了增加录取的几率,绕过我们去找了一位相关方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给他写了推荐信。

  这实在令人啼笑皆非,一个16岁的孩子,通过什么渠道能够接触到一个异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背后其实是家长的运作,这对申请委员会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答案。

 同样的,这样的申请也会被打上“搞关系”的烙印。

  其实写推荐信不需要找诺贝尔奖获得者,甚至都不一定需要是一个大公司、或知名机构的高级管理者。假如一个学生只是在一个很小、没有名气的学校帮助一个普通的教授做了一部分研究,但是教授能够写出学生问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在哪些方面帮助了他,这些实实在在的内容反而更加珍贵。

  总体来说,这些误区都体现出了中国教育体系乃至文化的一个特点:希望做到“最好”,并认为“最好”就一定会带来自己最期待的结果。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去了耶鲁的学生的故事。

  申请的时候,耶鲁要求他回答:你的community(社区)是什么?你对它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他的答案是:我没有community,因为从小我就跟着爸妈换租住的地方,到处搬家,所以我没有机会有一个长久的community。但我的community在于,不管到了哪个地方,我都贡献我最真的感情。

  这样的回答在任何中国学生、家长、中介看来可能都是很疯狂的,但是耶鲁喜欢他的回答,感动于他的真诚。

  这其实就是我想说的:在大学申请过程中,不要去追求那个唯一的正确答案,因为没有正确答案。家长能够做的,就是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更好的人,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帮助他找到他合适的学校。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有几方面的建议:

  · 教育需要提前规划。这个规划是针对让孩子如何成长、如何获得未来人生中需要的能力、了解爱、了解沟通,而不是仅仅为了升学。

  · 不要盲目地追求模板、追求名气,缘木求鱼,注意紧急性和重要性——当孩子成绩还没有达到要求的时候,盲目报很多项目和进阶课程又有什么意义?就算上了斯坦福提供的夏季项目,也跟孩子能不能上斯坦福几乎没有关系,更何况这类项目的教学并不一定是由学校教授提供,在每一个类似的时刻,都要看到孩子真实的需求,而非追求面子、名气和一时的满足。

  · 还是像上文说的,在培养孩子时,鼓励他/她成为独特的自己,而不是笼统地说“你要做到最好”。

  · 在最终择校时,学校的排名固然重要,然而人生是很长的。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大学其实只是人生的开始,名校的光环对于一个人一生的作用其实远没有很多家长想得大。而且就算进入了名校,如果学习跟不上,甚至会被停学、退学;在名校中压力过大,得了心理疾病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起“进入藤校”这个冷冰冰的词汇,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有热情、有学习能力,这才是保证他/她过上自己希望也喜欢的生活最重要的前提。

  (本文转自钛媒体,作者/刘君,编辑/钛媒体)


出处:华夏教育网
网址:http://www.hxedu.org/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目前联盟网站:海峡教育网华夏教育网中华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产业网培训百科网中国培训之家,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文章撰写、评论撰写等。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华夏教育网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粤ICP备150826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