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牛津大学哈里斯·曼彻斯特学院香港校友会携牛津大学Wellbeing研究中心成立全球发布会”在香港金钟港丽酒店隆重举行。牛津大学副校长、哈里斯·曼彻斯特学院院长 Jane Shaw教授、牛津大学哈里斯·曼彻斯特学院副院长、牛津大学跨学科Wellbeing研究中心主任、KSI院士Jan-Emmanuel De Neve教授、中国首控集团有限公司(“首控集团”或“集团”,股份代号:1269.HK)董事局主席兼执行董事席春迎博士、联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朱焕强博士、副行政总裁李民文女士、副行政总裁宗彬先生、财务总监王辉博士,楷思爱教育咨询有限公司(“KSI教育”)主席Sabrina Cheung博士以及来自哈里斯·曼彻斯特学院校友成员及其首控集团邀请的政界、商界、学界等重要人士莅临参会。
图注:全球发布会出席重要嘉宾和首控集团领导合影留念
KSI教育作为牛津大学跨学科Wellbeing研究中心的独家创始机构,也是牛津大学CCB的机构成员。2018年6月,首控集团完成认购KSI教育近49%的股份,是KSI教育的重要机构投资人,也是牛津大学和哈里斯·曼彻斯特学院在中国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此次发布会不仅标志着牛津大学Wellbeing研究中心的正式成立亮相,也是一场对人类福祉跨学科研究成果的展示与共享,实现中西文化优势互补,思想智慧碰撞,深入探讨关乎未来创新教育、幸福教育的共同课题研究。
图注:首控集团领导、嘉宾与牛津大学领导共同揭牌
会议伊始,朱焕强博士首先对来自不同区域的牛津大学哈里斯·曼彻斯特学院校友以及教育、金融、新闻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牛津大学Wellbeing研究中心成立表示祝贺。
他指出,Wellbeing一词代表着健康和安乐,是幸福、美好生活的象征,事关人类的福祉。人们对福祉的追求,就是对美满祥和的生活环境、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宽松开放的政治环境的期待和追寻。牛津大学Wellbeing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共同推进一个个社区、一个个区域、一个个国家乃至全球共同的福祉、向往与追求美好的工作与生活,致力于成为帮助世界各国政府将福祉置于决策核心地位的重要平台,能够在全球每一个区域成员的美好生活上,起到引领作用,持续发挥高端智库对决策积极正面影响作用。
对幸福的研究与追求一直是全球人类共同的课题。而教育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对幸福内涵不断拓展,对学习体验不断探究。首控集团以“金融赋能教育,教育改变命运”为使命,在教育的过程中激扬生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相信牛津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对幸福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必将给予首控集团及所有从事教育的人士以启迪,进而带来更多鲜活丰富的案例。
当下,我们的星球正飞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又有哪些变化与突破?人类会更加美好还是会成为智能机器的奴隶?这些疑问势必会成为研究中心的重要课题。幸福都是奋斗而来的,无论技术如何变化,世界如何改变,人类对于真善美及幸福生活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我们期待通过不懈奋斗,实现个人幸福,实现人人幸福。
图注:首控集团与牛津大学互赠礼物
现场,Jane Shaw教授详尽介绍了⽜津⼤学哈⾥斯·曼彻斯特学院的发展情况。⽜津⼤学哈⾥斯·曼彻斯特学院是⽜津⼤学38所学院之⼀,是⽜津⼤学唯⼀接受21岁以上并能提供本科、研究⽣、硕⼠、博⼠学位的学院。独特的⼊学年龄形成学院特有的⽂化氛围,绝⼤部分学生拥有与普通学生更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曾在军队服役、领导过社会进步思潮、甚至推动过各⾃国家社会改⾰等。因此,哈⾥斯·曼彻斯特学院因其多元融合的内涵与环境,在⽜津⼤学的各学院中底蕴深厚。学院⽬前共开设21门专业,涵盖医学、⼯程、法律、考古学与⼈类学、神学与宗教、哲学、政治和经济学、英语语⾔⽂学、教育学、⼼理学等综合领域。学生可追随世界顶尖级教授,接受各专业领域的培养。
关于牛津大学跨学科Wellbeing研究中心的设立初衷、使命及研究团队与成果Jan-Emmanuel De Neve教授作了重要分享。福祉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民生,还成为每一个公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权利。十年前,不丹开始通过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来衡量其表现。从那时起,世界各国相继效仿,并揭示GPD的弱点。当不丹在2008年正式颁布GNH作为政府的明确责任时,这一时机给不丹带来了幸运。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突然寻找替代当前衡量指标的方法。
经研究发现,人类幸福感研究正成为最重要的跨专业学科。而跨学科研究中心是在跨学科领域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促进世界各国领导⼈将民生与社会发展置于国家进步的核⼼,在影响⼈类诠释并追求幸福的同时,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将研究成果与⽂化资产实现可持续的商业价值,成为世界前沿跨学科 Wellbeing 实践基地。研究中⼼旨在促进跨学科Wellbeing领域的研究,以促进对人类福祉的理解为己任,成为全球经济及教育政策制定的风向标。其中,以如何衡量个人和社区幸福感、获得幸福生活的关键驱动及因果关系、提高人们幸福感的干预措施及幸福的未来发展为研究主题,并汇集了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研究团队及世界顶级科学家和企业家组成的强大顾问委员会。首控集团董事局主席席春迎博士凭借超高的学识与在教育、金融领域的研究,成为哈里斯·曼彻斯特学院终生创院院士、摄政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团成员之一。
图注:首控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执行董事席春迎博士发言
席春迎博士表示,幸福研究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也是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他认为,幸福是生活的一种态度,是对价值的判断。首先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人的一种主观评价。当人们遇到困难,乐观的人报以积极的心态当成一件幸福的事情,而悲观的人则将当作一件悲观事情对待,这是每个人对幸福的心理暗示与主观判断。
美国著名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幸福的五要素即: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s)、投入(Engagement)、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成就 (Accomplishment)。其中,积极的情绪是一种主观的评价,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与评价积极与消极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幸福的人和幸福的人一样,身边都有许多积极的事情发生,但两者的差别是,幸福的人有意识地在美好事情发生时欢迎这些时刻,不让它们匆匆溜走。
投入是一种专注,完全沉浸在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中而感到的一种幸福。正如很多人对应试教育的业界标杆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产生质疑,认为学生在学校太吃苦,管教太严厉,太残酷。但衡水中学的学生却在专注学习与投入中获得快乐与学业的成就感、满足感、幸福感。其中,意义是一种对生活、人生的感悟。人生的意义有很多种形式,它可能来自于对自己孩子的爱、为他人突破障碍、拥有一项他人急需的技能并为他人服务,或者是给他人带去希望,因此他们是幸福的。我们处在社会的圈层里,在对幸福的研究中,最有力的成果之一是如果某人没能与他人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便不能认为是具有丰盈生活的人。最后,成就并不是关于胜利或者夺得第一名,而是对现实目标的追求得以实现的过程里获得成就感。
研究幸福对教育有什么意义?首控集团在专注教育的研究中,一直在探索教育的目的、本质与意义。在研访国内外众多优质名校中,伊顿公学与哈佛大学作了一项研究,其中发现,不是成绩好就一定幸福,而是入选伊顿公学首先学生获得了幸福感,从而促进学业的成绩提升。这就存在关于幸福的因果关系。
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幸福课题对于教学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毅的性格,让其获得幸福,拥有健康美丽的心灵,也是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首控集团旗下西山学校也正在积极开展快乐课堂、自主学习的课题研究与实践。
关于教育的本质,席春迎博士表示,教育就是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培养幸福的人生观。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呼唤,正如首控集团“教育激扬生命,学习改变命运”的理念一样,首控集团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认识到教育的本质,通过对幸福教育的研究,能够使自己获得快乐、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幸福。
会议最后,在各界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席春迎博士、Jane Shaw教授、Jan-Emmanuel De Neve教授与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编辑李大宏先生为研究中心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