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当前,伴随着孩子们稚嫩而有力的吟诵之声,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希望之火正越烧越旺。如果说国学经典是古代大儒立德树人的行为标尺,那民族非遗就是先民安身立命、满溢烟火气息的傍身技艺。民族“非遗”进课堂,能让技艺传承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得以展现,将师徒间口耳相传、不足为外人道的传承方式转变为点对点、点对面的现代传播路径,从而最大限度地拯救那些即将消失的民间技艺,让文化在“传”与“承”之间找到新的突破口。由此,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和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实施的“民族非遗与课程融合创建工程”便有了更为深刻的时代意义。
非遗形式多样,引人入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国学经典的“高位引领”,加之学校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往往曲解为“先背过再说”,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与之相比,民族非遗就显得接地气了很多。剪纸、刺绣、扎染、面塑,形意拳、咏春拳、螳螂拳,秦腔、昆曲、京剧……各色各样的非遗项目大多源于大家喜闻乐见的动态形式。课堂本就是学生手、脑并用的场所,常规课程往往将课堂表现形式固化为听、说、读、写四种形式,“非遗”的加入让手上的技艺变为学生的行动,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能让他们透过一种技艺,感受到文化的厚重,进而生发出探求的欲望,并切实在这一过程中受益。
本土特色凸显,寻根溯源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将到哪儿去?”每个人都曾这样叩问内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就是你,脚下的土地便是你的来处,这片土地上的过往决定了你的方向。随着民族非遗热度的不断上升,文化之根扎得越来越深,寻根溯源的同时,各地本土特色凸显。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特别强调,作为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的代表,具有北京特色的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如体现皇家文化的燕京八绝技艺、古建筑营造技艺、四合院营造技艺等,应作为保护重点;岭南地区发布了非遗系列教材《非遗玩家》,其中首套为《非遗玩家·广州彩瓷》,涵盖了广彩的历史文脉、艺术特色、技艺工序、创新设计等内容,重点突出广彩技艺如何在新时代进行创新性传承。此外,陕西渭南的华阴老腔,浙江温岭的“舞九狮”,湖北武汉的汉绣等,都通过“非遗”进课堂的形式,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使其扎根家乡文化,不至于迷失自己的方向。
弘扬民族精髓,你我同心
民族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载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调动全社会力量,依托轻量级信息化平台,加快推动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工作,全面提升当代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特共同实施“民族非遗与课程融合创建工程”。该工程的开展,旨在促进民族非遗进校园,构建科学系统的基于“主题”的民族非遗传承课程体系;构建非遗传承人、中小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校园移动学习平台和资源平台;建立常态的交流与互动机制,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和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师资培训、主题论坛、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从而提升学校的文化传承力,聚合各方资源,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8年11月,“民族非遗与课程融合创建工程”启动仪式将如期而至,“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和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经典案例展”也将同期举办。众人拾柴火焰高,民族非遗等你来发现,来欣赏,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