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孩子在学习阶段都能听到这样的念叨:
“每天不务正业,就知道读‘闲书’,有时间不能多做几道题啊!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读闲书会拉低成绩,早已成为中国家长们的共识。
然而,仔细琢磨后我才发现,这一言论有可能是那些学霸们精心炮制出来的大骗局!!!
因为我发现:课外书不但不会拉低成绩,还会提高成绩!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先来感受一下今年北京卷的高考题:
读“闲书”会拉低成绩?这可能是“学霸”们精心炮制的谎言试问:倘若平时不读课外书,你将从何答起?而对于读过的人来说,却可以说都是送分题。
新教改以来,类似的题目还不止一道,以后的语文考试甚至会越来越难。一方面,阅读量会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阅读面也在不断扩大,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的水平。“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明确表示:“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也就是说,只看《读者》和四大名著,只看所谓的课内教材,别说高考语文,就连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这个时候你还会说读课外书无用吗?
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课外书!
现在你孩子不阅读课外书,根本应付不了考试!
事实上,很多家长之所以会说“课外书会拉低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学霸们都是24小时看教材、练习题的,所以才会考那么高的分。但其实并非如此。
最近,《羊城晚报》披露了广雅中学的一份阅读报告显示:近几年来,该校图书借阅量前150名的学生,一本率为96.26%,其中,高分段人数更是占比四成以上。原来,读“闲书”不仅不影响学习,还是学霸们的“加分器”。
一瞬间明白了我和学霸们的差距:原来是“闲书”读的少啊!
多读“闲书”才是王道,这一点,在白岩松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据说,能获得“中国金话筒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长江韬奋奖和中国电视榜“最佳时评节目主持人”奖,很大程度都要归功于“闲书”。
据白岩松自己爆料,在高三以前,他在老师眼里都是不折不扣的“差”生。不爱看课本、不好好上课的他,最惨的时候,混到了全班倒二。但与“不爱看课本”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从识字开始,白岩松就是一个爱读“闲书”的“狂热分子”。
那是一个“书店里有书也没钱买书,更没有电脑和网络去看书”的年代,他便拿着母亲的借书证去图书馆借;每每有新一期的《十月》、《当代》寄到,他也第一时间抢的去看。
他把别人学习课本的时间都拿来读“闲书”,用现在家长的眼光来看,一定是浪费时间。但当时他的家人并没有干涉。等到高三冲刺的时候,当白岩松重新捡起课本的时候,靠读“闲书”培养出来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开始显现,学习速度远远超过了同班小伙伴。一年时间,他便以全班第8名的成绩考上了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完成了从倒二到前八的逆袭。
由此可见,读“闲书”不但不会浪费时间,反而是另一种层面的加速。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不能只顾眼前的苟且,看的远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如今,不少家长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去读课外书,或是闲书,但在白岩松看来,“书无闲”,如果非要定义课外书是闲书的话,也还是一定要读,因为,“不从闲书进,无法从正书出”。
一上来就读正书,孩子读不进去,没有乐趣,慢慢地,他就视读书为畏途,不进去了,这就“瞎了”。而从“闲”进,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兴趣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养成读书和聆听的习惯,从而看到更大的世界。
既然读课外书这么重要,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家长不能接受?可能还有以下几个顾虑:
1、课外书良莠不齐,孩子判断力有限,害怕误入歧途;
2、读课外书是好事,但孩子自控力有限,如果沉迷其中,误了主课,反而不好;
3、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这个时候读课外书似乎太早,容易消化不良。
但是,
从今天开始,这些顾虑再也不会成为困扰我们的难题了。
因为,
掌阅课外书正式上线了!
读“闲书”会拉低成绩?这可能是“学霸”们精心炮制的谎言掌阅课外书是一款专为青少年课外阅读研发的内容产品,同时拥有APP和电子书阅读器两种内容承载形式,让用户拥有多元化选择。
在内容方面,它不光汇聚了全球36国优秀读物,还独家引进新课标必读图书精选版本,与课本直接挂钩,省去了家长选书难题。此外,掌阅课外书还组织了强大的教育专家团队,潜心研发多样化阅读体系,将书籍按照年龄、年级和兴趣分类,科学规划,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课外读物,让阅读循序渐进,更加深入有趣。
除了让孩子单方面阅读,掌阅课外书同时内置护眼模式和防沉迷系统,确保科学绿色阅读,呵护青少年健康。此外,掌阅还创建了陪伴式阅读的全新模式,优选顶级名师导读,开设精品专栏,从读好书到读懂好书。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所看到,而更为便利的产品也已开发,接下来再不读书,就真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