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2017年全球EMBA排名中,连续6年跻身全球前十强的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EMBA项目名列第七,其中有一项指标引人注目,即女性学员的比例占到47%。无独有偶,《金融时报》今年3月5日颁布的全球50个女性最佳MBA项目中,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全球排名第四,美国排名第三。在组织多样化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今天,女性领导力正成为一股崛起的力量,在商业世界和社会组织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创新在组织中变得日益关键,有关组织成员如何促进创新的研究发现,组织的多样性,包括女性成员的构成,能够丰富组织的创新基因,激发人们思想火花的碰撞。女性天生的敏感有助于发现创新机会,女性顽强的毅力与奉献精神还有助于创新构想的落地。据MIT斯隆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的最新研究,拥有更多女性成员的团队在解决商业问题上得分更高(参见《女性成员越多,集体智商越高》,《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8年4月刊)。在EMBA学员女性比例逐渐上升的今天,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的EMBA项目在这方面又显得更加突出,已经接近男女学员各50%的黄金比例。
为何如此多的优秀女性选择了复旦-华盛顿大学的EMBA项目?这不仅是因为项目对女性领导力的重视,还包括课程设置、班级氛围、教学创新等。学员的感想与收获鲜明地道出了其中一二。4月20日,《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首次举办上海公开课《从未消失的本真》,主题演讲结束后,在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提供支持的慈善晚会上,诸多校友进行了交流;而2011年毕业的益晨旭女士的主题分享,更引发了校友们的共鸣。如今身为阿迪达斯大中华区副总裁的益晨旭,当初为了“和业务部门交流时讲一样的语言”而决定报考EMBA,经过一番比较,最后选择了复旦-华盛顿大学EMBA这一全英文教学的项目。
扎扎实实的课程是提升个人实力的保证
益晨旭非常清楚这一项目教学严谨,对于女性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精力;但正是女性天生的坚韧与柔和并济,让益晨旭和其他诸多女性校友一样,毅然做出了应对一年半人生新挑战的选择。很多职场女性都深知,虽然“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现象在逐年减弱,但是真正要“男女同权”还有待时日;要想实现人生理想,必须比男性付出更多,让自己具有强大的实力。而复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在教学质量上,保证所有认真完成学业的学员能够在个人实力方面跨上一个大台阶。项目的师资力量、所用教材和案例,与奥林商学院在美国同时开设的课程完全一样,所有的课程与案例都是及时更新,由顶尖教授上课与辅导。教授严谨治学的态度给所有学员留下深刻印象,而女性学员在英语上的语言与交流优势,也让自己从课程中获益更多。
“只有储备了足够能量,才可以在未来的机会面前成为那个有准备的人”。这是复旦-华盛顿大学EMBA在去年年底,对在读学生就“读EMBA的初心、目标和未来十年规划”进行集中访谈后得到的答案,也更反映了女性学员的心声。2008年入学的林琳,是特种化学品领域的领导品牌路博润(Lubrizol)公司的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当初也是为了“储备能量”而报读复旦-华盛顿EMBA这一项目课程。
作为复旦化学专业的本科生,林琳于2006年加入路博润(Lubrizol)公司HR部门。随着工作职责的增加,以及HR与业务部门的交集越来越多,林琳发现自己过往的知识与经验需要升级。基于课程本身的诸多优势与对母校的情感,以及公司亚太区副总裁的推荐,她决定选择复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在那一年半的时间里,她的付出非常大。在去美国上课的两个星期里,既要处理工作,又要进行高浓缩的学习,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才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她一直抱着“这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学习机会了”的想法。而为了优秀地完成学业,只能在生活与工作中进行一些取舍和平衡。
学会时间管理,掌控生活与工作的平衡
对于林琳、益晨旭等女同学来说,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她们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进行职业与生活的平衡。特殊阶段的平衡,需要采取特殊手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很难取舍,能取舍的大都是生活。比如有些同学在这个阶段从未花时间去做美容护理,从不化妆,放弃许多社交活动等;作为母亲的学员,很多人还采取了教会孩子独立、让家人承担更多的做法,以保证每周必要的学习时间。此时,女性特有的韧性与柔和起到了关键作用,用一些女同学的话来说:“无论是读中学还是读大学,女性不是都更刻苦一些吗?”类似这样的交流让她们相互获得一些启发。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女性在后半生的发展中潜力更大。“女性在职业生涯最开始时缺乏自信,但从25岁左右到65岁左右逐步增强自信心,最后会比男性更有自信。”(参见《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6年2月刊发表的《年龄和性别如何影响自我提升》)。复旦-华盛顿大学EMBA在招生时,同时看重目前职业发展良好与潜力巨大的两类学生,潜力大的学生往往从项目中的获益更大。林琳、益晨旭等同学毕业后,在工作明显展现出更具有战略思维和全局思维、对公司的运营理解更深等特征,获得了上司、下属与同事的认可与赞誉。
给职业的“赋能与加分”
完成学业需要一年半的付出,而女性学员的付出更大。她们渴求的不仅是他人的认可与赞誉,更要看到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看到自己在职业上的发展。林琳在不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的过程中,在关键人员招聘中起到“漏斗”作用,帮助业务部门进行高效的筛选,在自己负责的HR事务上越来越有信心;当公司亚太区人力资源职位出现空缺时,她在征求了家人的意见后提出申请,并成功获得这一职位。益晨旭在毕业后不久,辞去了在外企的工作,加入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合伙人,组建了事务所涉外法律服务团队,全身心投入到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虽然只是短暂的一年,但是让她有机会全面接触商业组织的运营,深入应用课程知识,为重新回到阿迪达斯打下更牢固的基础。
认识自己,你到底要什么?
“向最具商业头脑的精英学习”是复旦-华盛顿大学EMBA的教学理念,其中约80%是向老师学习,20%向同学和校友学习。而后者无论是对于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与个人修炼,还是对于人生目标的不断校正,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正如益晨旭在分享中所言:“课程的第一天,我就发现我们身边的同学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包括女性同学,无论是课堂、小组讨论还是课下的交流,都让我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让我觉得找对了项目。”由于声誉的不断建立,项目的女性比例逐年上升,学员高管职位的比例也在上升。去年入学的女性学生中,总监级别的比例达到70%,有一个班级达到100%。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这样的环境中,本身思维就更为感性的女性学员会深入探索自己的人生追求:如果你真心喜欢一份事业,你是否应该勇敢地问自己,我为什么不能像男性一样勇敢地去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这种成功远不止是个人收入的提高,职业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让你找到自己的价值,在内心深处获得一种满足感。
1999年惠普公司第一位女性CEO卡莉×菲奥莉娜上任,成为第一位领导500强企业中排名前20的女性。接下来的二十年中,百事的英德拉×努伊、IBM的罗睿兰、Facebook的谢莉×桑德伯格等一批商界女性精英陆续走进人们的视野;在中国,格力的董明珠、华为的孙亚芳、蚂蚁金服集团的彭蕾等杰出女性带领企业走向辉煌。与此同时,更有大批女性成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在商业舞台上和社会组织中承担起愈加重要的角色,但是其数量还远远不够。根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相关研究,在女性领导力发展项目中,打造学习、实验和共享社区的安全空间极为关键,而复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无疑是最佳空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