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教育网(WAP手机版)
首页 > 教育新闻

国旗下的“超级演说家”

作者:王小语  来源:华夏教育网  阅读:925

  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国际部学生国旗护卫队身着礼服,英姿飒爽。 本文作者 供图

  学生在国旗下演说。

  叙事

  看着平日里或活泼或安静,或自信或冲动的学生们,在国旗下演讲中坦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思索着青春成长路上的困惑,反思中国在国际话语中的地位,思考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为学生们感到自豪,更深深被年轻的心触动。

  就在前两天,一个春日的深夜,手机里传来一条微信,打开一看,是一条视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国际课程班的一群女生,正举着五星红旗、高唱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动地在场地中奔跑。这是她们刚刚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青少年舞蹈锦标赛中,从来自40多个国家、30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的画面。

  此时的她们为祖国而骄傲,为祖国而自豪。那种青春活力和爱国激情深深感染了我,我心中涌动着的情感久久不能释怀。学生们对祖国深深的热爱,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学校国际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

  对于学校国际部的学生来说,三年学业完成后将会出国学习。一方面,对于从小到大都参加升旗仪式的他们来说,最初对升旗仪式的认识程度并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国际部中教外教同时存在,学校内部对怎么组织升旗仪式也颇有争议。争议中,我却一直坚持每周要举行升旗仪式,并且要求必须有国旗下讲话的环节。

  时间长了,虽说仪式是坚持了下来,但我发现,学生们大都讲空话、套话,讲话内容缺乏真情实感,缺乏对学生心灵的触动。怎么让升旗仪式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怎么让国旗下讲话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怎么让国旗下讲话为学生成长打下爱国主义根基?

  带着这样的初心,我重新策划了国旗下的演说家活动,经过好几次改版,并且每次都有创新。现在的升旗仪式已经成为国际部的品牌活动,相信也会成为这些走出国门的学生难忘的记忆。

  最初,我在仪式感上做足了文章。升国旗仪式上,国际部全体师生均着正装校服庄重出席;学生国旗护卫队身着礼服,英姿飒爽,步步生风;国旗冉冉升起,师生齐唱国歌,肃然起敬。同时,学校将国旗下讲话命名为“国旗下的演说家”,让学生有种演说家的自豪感,并选取了“何为有志青年”“勿忘国耻,热爱和平”等演讲主题。每次演讲,都由演讲学生和一名党员指导教师搭配完成。我要求学生们不仅要撰写中文演讲词,同时还要准备英文演讲稿,从构思到写作再到演讲,都由中外教师全程参与指导。

  2017年12月18日的升国旗仪式,主题是关于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在国旗下演讲中,学生用英文诉说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表明了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有新入职的外教表示,自己第一次了解“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到中国的国家公祭日纪念当中,特别动容。学校用这样的主题活动,弘扬中国价值观,影响着外教对于中国历史和国情的认识。他们从刚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要参加中国的升旗仪式,到现在积极主动参加。

  这样的仪式,增强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感,增进了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也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最近,国际部的升旗仪式有了2.0版。学校希望学生们在“国旗下的演说家”环节畅谈当代青年对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对于自身成长问题的思考,于是设置了“超级演说家”线上投票活动。学生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他们自发组织,在微信公众号设置投票活动,组织学生和家长对每一个演讲家进行投票。

  教师也被邀请做拉票演讲。学生们的演讲话题接地气,又体现了学生们的独特思维。“为什么出国才爱国”“自律才能自由”等话题表达了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也解开了自身在选择和成长中面对的迷惑。

  “20年后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谢同学的这个演讲赢得了同学们的共鸣。2038年,她会给自己写一封什么样的信?“20年后的我会告诉16岁的自己,少一份纠结,多一份思考……”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引起了同龄人的强烈共鸣,这个演讲收获了1400人的阅读量和85个点赞。

  学生们也收获了自身的成长,一名学生坦言:“我从未想过,自己能抛开怯懦,站在几百人面前,讲着自己的故事,观察着他人的举手投足,享受着目光凝视。”更有平日里看起来文静腼腆的女生,用鲜活的案例在国旗下讲述她对于自由与自律的看法。

  看着平日里或活泼或安静,或自信或冲动的学生们,在国旗下演讲中坦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思索着青春成长路上的困惑,反思中国在国际话语中的地位,思考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为学生们感到自豪,更深深被年轻的心触动。

  这些学生日后会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他们与国家的联系,或许就是那一面代表祖国的鲜艳五星红旗。如果学生在遇到困难、取得成就时,能够想起多年前,他曾经在校园里的国旗下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那时候的他,是一个努力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学生,是一个胸怀理想的学子,更是一个跳动着中国心的公民。

  身在异乡,自己对所属族群的身份认同,往往会更加强烈。每一个出国求学的中国学子,都是中华文明的使者,都是中华文化行走的名片。作为一名师者,希望21世纪的新青年带着应有的民族自信心踏出国门,成为一名自信的中外交流使者。

上一篇:(ITEC)教育在线实践活动如火如荼 格如灵科技让VR回归教育本质
下一篇:“情暖童心”—大手牵小手 暖心助成长活动在贵州紫云县举办
联系我们|服务报价|关于我们|留言本|行业动态|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华夏教育网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粤ICP备150826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