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教育网(WAP手机版)
首页 > 教育新闻

中国-非洲-美国可持续发展实践教育项目圆满结束

作者:  来源:华夏教育网  阅读:537

中国,北京--近日,历时近20天的中国-非洲-美国可持续发展实践教育项目圆满结束。此次项目由集思互联教育和哥伦比亚大学Social Intervention Group(SIG)联合举办,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将非洲田野调查与美国常青藤高校学术课程相结合的暑期海外实践教育项目。项目设计团队将线上培训、实地调研、常春藤大学学术课程、学术报告撰写和项目陈述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术能力,同时融合了非洲文化体验和美国启发式教育理念,给学生带来了全球化的学术交流体验,也激发了学生对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习研究热情。

  集思互联教育的项目总监沈聪介绍,这次项目后,许多参与项目的学员把自己的所见所学带回到学校分享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和热烈的探讨。沈聪说:“中国-非洲-美国可持续发展项目是集思互联教育暑期海外实践教育产品系列中最受教育机构和学生好评的高质量教育产品之一。很多参加了项目的学员都表示,这次项目为他们提供了一次独特又宝贵的经历。他们在肯尼亚了解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核心问题,并且将纸面上的问题带到了实践中去研究,加深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系统地思考和探讨国际发展问题中可行的解决方案。”

  据悉,参加此次项目的学生被分成了四个小组,分别针对17个SDGs中的四个不同的议题进行学习与讨论。整个项目设计由三部分构成,包括出行前在中国段的五次线上培训,东非(肯尼亚)十天的田野调查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领衔讲授的为期三天的专题强化学术课程。学生在项目学术导师团队的全程指导下,设计研究计划、实地考察调研,与本地的社区和族群领袖面对面交流,走访东非地区著名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和NGO组织。随后,四组学生在哥大课程讨论中分别完成了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并最终得到了哥大教授高度评价。

学生代表对话

 

  学生代表:金荻爽

  学生现状:美国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大四学生,商业分析与信息系统(Business Analytics & Information System)专业

  问: 你是如何了解到集思互联教育设计和实施的中非美可持续发展科研项目的?为什么当时会对这样的项目感兴趣?

  金荻爽:我是通过教育机构的宣传看到这个项目的信息的。一看到项目介绍,我就对项目非常的感兴趣。由于从小就有个“非洲梦”,刚好想借这个项目的机会去非洲看看。虽然父母觉得大四了,应该花更多时间在准备GRE考试上,但是在我的坚持劝说下,还是最终给我开了绿灯。事实证明,参加这个活动确实给我带来了更丰富、更多元的经历。

  问:在参加中非美可持续发展科研项目之前你对项目的期望是怎样的?在参加项目的过程中,哪些经历是跟你预想中最不一样的?

  金荻爽:在参加活动之前,我看到很多与非洲相关的项目都是一些公益志愿者相关的活动组织,所以我也以为由集思互联教育联合哥伦比亚大学设计并实施的中非美暑期科研项目也会主要集中在参加一些当地NGO的组织的活动,参加了活动以后发现这个项目是完全按照美国田野调查方法学来设计的一个强调学术科研上的暑期教育项目。在非洲段成行以前,我们就收到了由集思互联教育学术导师编纂的中非美研究方法学手册,并参加了5次与项目内容相关、由海外教授或专家直播的线上的行前培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四个不同的议题中选择自己的研究志愿,分别是妇女权益、医疗健康、发展教育,环境保护和能源多样性。每个参加项目的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并按照各自对话题的志愿完成分组,参加行前的线上培训。活动的整个流程都会跟自己选择的话题联系在一起。我选择的是医疗健康这个话题,从非洲到美国,也一直在就这个话题和同组的组员们展开考查和学习。

  问:在非洲的科研项目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金荻爽:这次研究的过程本身让我印象深刻。我们之前在学校做研究的过程中,很多资料和数据都是二手的,很少有机会能够直接接触第一手的资料,特别是医疗健康卫生相关的话题。这次我们小组在确定了研究肯尼亚马赛部落人群的健康问题之后,除了进行文献资料的查找以外,还在项目学术导师的帮助下,跟当地的马赛部落族人进行直接接触,研究了马赛人的饮食结构中虽然蔬菜水果摄入量极低,但整体族群的身体健康状况却比较好的一些可能的原因。这个研究过程对我来说非常新颖,我也收获颇丰。

  问:通过这次在非洲的经历,让你看到了哪些你曾经没有看到过的非洲?

  金荻爽:非洲,特别是肯尼亚,一直以来以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环境闻名。我们这次的行程中也在纳瓦沙湖,马赛马拉国家公园等地领域了非洲特有的自然环境。不过,除此之外,这次的经历让我同时感受到淳朴的非洲和先进的非洲。之前,在包括我的很多人心里,非洲一直以条件差、治安差、发展落后的“脏乱差”而闻名。但是当我真正站在非洲这片土地上,真正和我的接触的非洲人却让我感动万分。我记得在一个高速公路的休息站,我需要帮忙,当时身边一组陌生的女学生,都非常自然地伸出援手。女学生们得知我来自遥远的中国,还为我们唱了几曲当地民歌。在冷漠的现代都市久了,这样淳朴的陌生人给了我们心灵不小的震撼。

  当然,另外一点震惊我的,就是非洲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样落后,我们这次同样也接触到了非洲先进的一面。在非洲,我们有幸参观了ihub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就在我们非洲行程结束的后两周,Facebook主席扎尔伯格也去了这里参观)和一家当地的计算机技术学校“桥梁国际”。在这些现代化的园区和学校里,我们看到了现代的办公室、能够和欧美国家直接对接的国际化团队、精通计算机科学的学生……这一些都是我在踏上非洲土地之前完全没有想到过的,我也非常感谢这次机会让我感受到了非洲不为许多大众所知的另一面。

  问:这次项目中的组员给你了哪些启发?

  金荻爽:我本身个性是个较为内向的人,在短时间内跟陌生人打成一片对我来说稍有些困难,但是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了很多乐于助人的组员,让这大半个月朝夕相处的生活变成了一段愉快的回忆。我们组一共有五名组员,有两名大学生,三名高中生组成。小组组员有来自国内学校的,也有在美国上学的。这种小组结构安排也是由来自集思互联教育学术组的导师专门安排的,有利于优化小组的产出效率和讨论内容,同时也培养小组组员的团队领导力。虽然有的组员年龄比我小,却给了我很多启发。每天晚上,大家都有一个聚在一起分享当天调研参访内容的机会,每个人都会站出来谈谈自己对今天经历的看法。我们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对我们帮助非常大的环节。每一个组员都能通过这个契机,听到完全不同的想法,开拓视野, 从而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同时,随团的学术导师也会给大家很多很好的建议,帮助我们完善各自小组的内容。

  当然,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困难。比如有些还在高中的组员,还不太有做研究项目的经验,在时间管理上有一些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组长进行引导,为每个组员都分配各自的任务。哪怕有稍许意见不合,也能够通过真诚沟通进行调和,这样子才能够最终完成一个团队的项目,让每一位组员都为团队的智慧结晶而感到自豪。

  问:除了组员外,还有那些教授和导师给你印象深刻的?

  金荻爽:我们在非洲段和在美国段的行程都有导师全程为我们安排行程并指导我们的研究。导师和我们每天接触,会给我们在生活上和研究上给我们很多帮助。

  除了导师以外,我们项目后半部分在纽约的过程中,还得到了很多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帮助。哥大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和我们小组研究话题有关的课程,并就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哥大的教授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学术上的指导,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了项目展示的方法。特别是作为一个没有参与非洲段行程的老师,却能从专业和内容上为我们指出了很多报告中想当然的问题,给了我们不少建议,也帮助我们学习了如何更好地在短时间内使听众了解和熟悉我们的研究项目,提高了我们的表达展示能力。

  问:这个项目对你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有哪些启迪?

  金荻爽:我个人是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所以在项目的全程,都非常关心和信息系统相关的话题。我在非洲本地的导师Anna也给了我非常多相关的帮助,为我介绍了很多非洲当地和信息系统有关的从业人员和商业资源,让我喜出望外。这个项目成功地让我意识到了自身的专业和社会发展问题的结合点,将自己在学校所学和现实生活的应用有机结合了在一起。同时,这个经历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课外实践经历,并使我最终和小组一起完成了一个高质量的研究项目报告,训练提高了我的田野调研研究能力,为我之后申请研究生打下了学术基础。

  问:你对未来要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有哪些建议?

  金荻爽:在学术上,这是一个很好的为学生提供全新思考的机会。如果学生们对这些话题感兴趣,可以提前搜索一些相关的话题并准备一些问题,在项目初始就能树立比较统一和明确的方向。当然,整个项目的设置都是和欧美的学术习惯相一致的,所以这对在国内山谷而而又有志于未来申请美国留学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个直观地了解欧美学术研究的一个机会。

  在其他方面,这个项目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与人交流和自我促进的平台,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自主交流的能力,与教授、学者、各行各业从业者学习交流的能力,并且帮助学生锻炼时间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而这些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又恰恰是在传统的学校课程中难以学到的,所以我觉得对未来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会很有意义。

关于集思互联教育

  集思互联教育(Global Education Connection-GEC)是一个由哥伦比亚大学校友和斯坦福大学校友创建的专业教育机构,集思互联教育致力于为中国优秀的青年设计、引进和实施优质国际教育项目,帮助学生们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学术能力,学习先进的科技,了解非洲及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全球热点问题。核心项目包括:中国-非洲-美国可持续发展科研项目;VR、机器人、3D打印科技教育项目;在线教育课程;海外职业技能培训;暑期学校等。此外,集思互联教育积极推动美国优秀教育项目落地中国,一年一度的北京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便是其中很好的尝试。


上一篇:南开大学建校97周年 获校友周海冰亿元捐赠
下一篇:小脉直播,专业校园直播,校园文化建设必备神器
联系我们|服务报价|关于我们|留言本|行业动态|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华夏教育网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粤ICP备150826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