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教育网(WAP手机版)
首页 > 教育新闻

用虚拟现实打开未来的另一扇窗

作者:王宝珠  来源:华夏教育网  阅读:1060

  在101虚拟现实(VR)沉浸教室里,戴上VR眼镜,眼前出现的画面让人觉得仿佛在驾驶飞船,从地球出发飞向太空。体验者可以前后左右转动,看见整个宇宙,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星球似乎触手可及,当把画面停在某个星球,就会自动显示出关于这个星球的介绍……这是日前笔者在福州“中国·福建VR体验中心”感受到的。这个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建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站式”VR体验中心,而参与建设的就是梁念坚博士和他背后的网龙华渔教育。 

  梁念坚曾先后担任过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等职务。2015年初加入网龙后,梁念坚担任网龙网络公司副董事长和网龙华渔教育首席执行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产业相融合的趋势已经成为一股无法阻挡的洪流。“VR+教育”究竟要怎么做?看看梁念坚博士是如何说的。 

  科技大咖逐梦教育—— 

  “如果没来这里,我可能是大学老师。” 

  咖啡厅宽敞明亮的落地窗旁,采访从教育的话题开始。梁念坚这位科技“大咖”,谈起对子女的教育时如数家珍,言语间可以体会到他对教育的执着。 

  如果没来这里,梁念坚可能已经是一位大学教师。“10年前,我攻读了博士学位,希望能在毕业后可以到大学里教书。”梁念坚笑着说。离开微软时,他本来计划在香港执掌哈罗公学,但后来因机缘巧合加入了网龙。当时,身边有很多人问他,在美国工作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会来一家本土企业工作。梁念坚说:“这或许是源于心中那份对教育的情怀。” 

  梁念坚回忆,自己年少时获取知识的渠道十分单一,学习就是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愈加先进,但教育方式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如今已为人父,梁念坚对教育更加关注,他在加拿大时发现,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都是在家学习,然后去医院实习。而在国内,类似的教学方式并未得到实践。 

  “现在的教学方式,与几千年前孔子的做法并没有太大分别,区别仅仅表现在工具上。”梁念坚说。传统教学是用石板、黑板、白板,现在用电脑等信息化的手段,但教学方式在本质上还是一样的。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提供革命性的教育方式,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近几年兴起的新技术,则为教育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契机。 

  此时,网龙的出现让他多年的梦想得以实现。从互联网的“风口”起来,网龙拥有强大的互联网基因,游戏化内容创作方面也积累了深厚功底,再配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让梁念坚定下了打造“互联网+教育”生态圈的蓝图,将业务重点定格在了“VR+教育”上。 

  虚拟现实走向国际—— 

  助推教育变革,打造教育生态系统 

  自2015年以来,全球虚拟现实技术(VR)投资布局加速,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涌入VR领域,硬件体验效果和技术运用也愈发成熟,但眼光独到的梁念坚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技术只是手段,内容素材才是根本。”梁念坚说。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梁念坚和他的团队致力于通过“互联网+”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构建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将虚拟现实变成其中一个助推技术,最终实现终身教育的布局。 

  他们按照人一生的成长阶段,将教育服务细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企业培训、非学历及终身教育六大模块,针对不同的成长阶段,推出相应的模块辅助学习。目前,网龙华渔教育已覆盖150多个国家,用户包括全球200万名教师和3000万名学生。他们专注于打造一个虚拟现实开放平台,将重点放在内容的创作上。目前已经建成高品质、使用方便的3D素材库,并不断地进行完善与补充。为降低内容制作的难度和使用门槛,他们还推出了易学、易用的虚拟现实内容编辑器,帮助用户和合作伙伴制作个性化内容,使他们的虚拟现实开放平台成为未来最大的学习数据库和交流平台。 

  一年时间里,梁念坚和他的团队与北京师大、华中师大、华东师大等高校进行密切合作,并于2016年发布了全球首份《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和《2016中国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报告》等多个研究成果,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虚拟现实走进课堂和生活—— 

  老师不再是教书匠,变身教育设计师 

  梁念坚曾经见证过许多令人欣喜的科学技术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他认为,现在不光是中国,全世界的教育模式都需要赶上时代的步伐。技术进课堂,带来的不仅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对教育方式的革新。 

  今年4月,101VR沉浸教室先后在福州钱塘小学、福州马尾实验小学进行落地实教,让孩子们体验了《有趣的食物链》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穿越时空潜入海底,遨游曼妙的海底世界,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老师和家长印象深刻。 

  梁念坚认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在做一个知识宣讲的“教书匠”。但通过VR技术独有的沉浸式场景体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虚拟仿真让学习效果升级,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一来,老师不再是个“教书匠”,而是在教与学、师与生的互动中成为一位教育的设计师,根据学生、课程、兴趣点、薄弱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美好的未来。(木容 徐禾) 

  《中国教育报》2016年7月16日第3版

上一篇:牛师何以为牛师?揭秘卓越教育一对一牛师的成长历程
下一篇:云课堂入驻“百年名校” 给你一间“最纯净”的计算机教室
联系我们|服务报价|关于我们|留言本|行业动态|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华夏教育网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粤ICP备150826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