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正处于发展的新起点上。大学的未来图书馆将是什么模样,取决于今天的转型和这一代图书馆人的努力。未来的大学图书馆依然是大学的心脏,而激活大学动力之源不再仅靠图书,而是靠包含图书、数据、图表等在内的知识,大学图书馆要设立的是激活知识交流的创造型空间。
2014年8月国际图联里昂年会上发布了一份《图书馆地平线报告》(The NMC Horizon Report:2014 Library Edition),[13]提出了未来五年技术对大学图书馆的影响。新媒体联盟(New MediaConsortium,NMC)自2004年以来每年推出《地平线报告》,提出高等教育领域未来1-5年中可能会被广泛应用,并对教育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技术。2014年度的报告,主要是针对大学图书。报告分近期(1-2年)、中期(3-5年)和长期(5年以上)三段时期。提出六个关键趋势:
(1)聚焦研究型出版品数据管理(近期);
(2)移动内容与传递的优先分级(近期);
(3)学术记录不断变化的性质(中期);
(4)增加研究内容的可及性(中期);
(5)技术、标准与基础设施持续不断的进步(长期);
(6)新形式的跨学科研究的兴起(长期)。
提出了六个显著的挑战,分成可解决的、困难的和棘手的三个部分:
(1)学术与研究型图书馆服务嵌入于课程中(可解决的挑战);
(2)重新思考图书馆员的角色与技能(可解决的挑战);
(3)收集和保存研究数据的数字化产出并纳入馆藏(困难的挑战);
(4)发现系统的择优竞争(困难的挑战);
(5)支持积极变革的需求(严峻的挑战);
(6)持续推进整合、互操作与协作的项目(严峻的挑战)。
此外,还有六个对学术与研究图书馆的重大科技发展,分成1-2年、2-3年和4-5年三部分:(1)电子出版(1-2年);(2)移动应用(1-2年);(3)文献计量学与引文技术(2-3年);(4)开放内容(2-3年);(5)物联网(4-5年);(6)语义网与关联数据(4-5年)。今天的转型将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国际上一些大学图书馆的转型实践已经为我们描绘出了未来大学图书馆的形象。最近有一项调查很说明问题,特诺比尔(Carol Tenopir)对美国100家以上的大学图书馆访调发现,已有近20%的大学开展了数据管理服务,在最近两年内将有40%的大学开始对科研人员的数据进行保存管理。美国一些大学图书馆不仅有系统网络中心,而且有数字人文中心、数据管理中心,并设立了数据管理岗位,如在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有数据馆员(data librarian)岗位,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有数据管理服务馆员(datamanagementservices librarian)岗位,虽然名称不同,但它反映出图书馆工作岗位性质的变化,图书馆的数字化业务正在走向深入,从系统管理深入到了内容挖掘与服务。
国外一些研究型图书馆已经建立数据中心(Data Center)。而国内这一工作是由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层面在做,图书馆参与的很少。为什么要建数据中心呢?这与学术出版转型有关。在过去的数百年里,以文字为主体的纸质型出版是学术出版的主流,而今日数字出版为学术成果的展示提供了创新的途径。如今图表、数据以及各种形式的学术成果将代替单一的传统图书形态,以DOI(数字对象标识符)为例,全球两家最大的DOI发布机构CrossRef与DataCite已经发布了7500万个DOI。2014年11月10日两家机构在英国牛津呼吁更加积极地推进数字资源的揭示与共享,并承诺为研究者提供无缝查询所有研究机构的数字资源,并使数据成为学术记录中一流的、可辨识、可参考的和可引用的元素。[14]由此可见,数字资源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学术资源,以纸质图书为主体的时代即将过去,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代转型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