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闻郑丽华校长的几所学校都经常能看到热爱挑战、你追我赶、自主学习、持续努力、专注投入的学生。这种现象不是个体性现象,而是群体性现象,那么这种“持续学习的习惯”的源动力到底来自哪里?今天,针对这个疑问,特别约郑丽华校长作了一次访谈。
郑丽华博士在受访期间提出一个很学术的概念:基底核。她说道,持续学习的习惯并非来源于“意志力”,而是来源于“基底核”,也就是习惯的力量。
一、什么是习惯
所谓习惯的力量,即源于巴浦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等生理行为学家在实验中不断验证的奖赏强化对行为的作用理论。郑丽华校长说,在学习中片面的强调意志力,反而会加强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根据查尔斯在《习惯的力量》所论述的方法和理论,习惯养成有三个关键步骤,分别是暗示出现、执行惯性行为和奖赏。因此,无论是想要拆解替换旧习惯,抑或是培养新习惯,都需要从三步骤下功夫。
有关暗示:如果要改掉旧习惯,需要观察旧习惯出现时的暗示,几乎所有习惯性暗示都可以归为五类中的一种: 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之前紧挨着的动作。比如某些拖延症的学习习惯,学习者出现了过难或过多的学习任务。这时需要针对常出现的暗示,规划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也就是新习惯。比如出现过难学习任务时,不再拖延逃避,选择复习已学内容,或寻求同伴或老师的帮助。如果要培养新习惯,需要把暗示固定化,成为学习者熟悉的暗示内容。
有关执行行为:所有的旧习惯无法被取消,只能被替换。当暗示出现时,必须执行新的动作,放弃执行旧动作。这是基本的一环。如果旧动作无法被新动作替换,就无从谈起形成新的习惯。促进新动作的执行,需要激发起行为者内心的“欲望”、培养行为者期待奖赏。欲望越大,期待越强,执行新动作的意愿越高。
有关奖赏:奖赏就是“强化”的过程。无论是改掉旧喜欢,还是培养新习惯时,执行了行为,需要对行为者进行“强化”,不断推进新习惯的养成。
郑丽华校长说,在具体的操作中,普通教师往往强调第三点,但是忽视了第一点和第二点,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操作方法。
二、如何形成习惯
郑丽华校长是个不仅有优秀的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同时更难得的,她有能力把优秀的教育理念几乎百分百落地。她所带领的教师团队在一线实践教育中总结了一系列的理念落地方案。
许多人认为形成“持续学习的习惯”需要意志力,而意志力来自于脑灰质,如果用意志力组合动作来完成一件事,是坚持不久的,因为弄错了地方,真正持久的习惯来源于基底核,基底核是什么?
比如我们每天早上刷牙,每天晚上换睡衣需要意志力吗?不需要,因为每天重复的事情,就会变成一种程序,编进基底核。
没有一个真正学霸是依靠意志力成为学霸的,因为他一直在基底核里跟着习惯走,学习根本没有消耗他的意志力,这样的学习习惯可以自然而然地维持一生。
在郑丽华校长的学校里,是如何让学习习惯嵌入到基底核呢?郑丽华校长的教师团队有以下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法:
(一)加入社交团体,使改变变得更容易。
在团体中,大家不自觉地受感染,被推着去改变。古话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郑丽华校长说,我们的学校就是冲在前面的孩子带领着后面的孩子往前跑。因此,在郑丽华校长的学校中,课堂教学组织从来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在进行奖赏时评价的是团体而非个人,强调团队合作。团体中的每一个孩子都会不自觉的被卷入到这种氛围中来。
(二)用旧习惯装扮新内容
人会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感到安全。比如二战期间,因为蛋白质紧缺,美国政府想出了让民众接受食用内脏的方式——用相似的烹饪手法料理这些食材,比如教主妇们如何将肾脏做成美味的肉饼。 “无论对食材是否熟悉,人们更愿意吃那些和以往食物味道相近,烹调方法类似的食物。”类似的,郑丽华校长谈起了一个她看到的例子,一位教师为了说服一位喜欢偷懒的学生认真做笔记,使用的方法便是输入新观念“懂得做笔记的才是最能偷懒的人”,果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成功的让这个孩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但是这一操作需要有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深厚功底,发现学生真正的需求点。
(三)创造机会实现小成功
通过创造机会实现一个一个小成功,一旦一个小成功完成了,就会推动下一个小成功的出现。每一个新习惯的养成,都是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小成功的创造,加以正确的强化,会出现后面持续的小成功。所以初期的小成功,需要老师别有匠心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开启新习惯的良好开端。
(四)信念是在遇到强烈挫折时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当旧习惯的暗示非常强烈的时候,有时候需要依靠信念才可以继续新行为。当面对巨大困难任务的时候,往往要依靠强大的信念才能坚持下去。郑丽华校长非常重视为孩子植入信念,她经常跟孩子们说:“真正优秀的人才是吸收更多的知识,有更强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郑丽华校长认为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反而是难得的教育契机,教师对孩子信念的支持是儿童克服困难,跨越发展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郑丽华校长不仅身先士卒,也经常强调和要求一线教师抓住契机,及时给予信念支持。
好习惯不容易培养,改掉坏习惯可能更会经历很长的时间,会经历反复的试验与失败。郑丽华校长在进行师资培训之时就跟老师们解剖习惯背后的机制,引导他/她们学会分析出每位学生内心需求、行为的暗示、惯常行为和行为的期待奖赏。帮助孩子打破旧习惯,培养新习惯成为郑丽华校长团队中每一位教师的必备技能,郑丽华校长所带领的教师都是一群研究型教师,把教育教学当作一项科学研究来作,无怪乎她的学校培养的孩子都养成了“持续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