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教育网(WAP手机版)
首页 > 教育新闻

别急着让孩子背诗,先学学子曰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作者:王小语  来源:华夏教育网  阅读:1330

  春节期间诗词大会、飞花令霸屏, "行走的中华小诗库"联手挑战30联飞花令、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超级飞花令上演“神仙对决”等话题引起点赞好评不断。同时,“只会背诗有什么用?”“死记硬背是了解诗词文化的正确路径吗”等质疑的声音,也引发了家长们的思考。

  一边羡慕荧幕上“别人家的孩子”,一边担心学习传统文化用错了方法,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传统文化怎么学才能提高语文素养、积累人文修养?家长们不妨先学一学子曰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从“腹有诗书”到“气自华”,读诗重在消化理解

  学习诗词文化虽然不只是为了学语文,但却是语文学科考试和语文能力评价的重要考察内容。语文能力,简单地说可以分为识记、理解、表达三个层次。识记是识别和记忆,是最基础的层次。理解是指领会其意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它不再只是机械地在大脑里复制语言材料,而是对语言材料进行有条理地分析,进而获知语言材料所承载的意涵,使语文能力走向内在。表达,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为基础,在分析综合的前提下,表露自己的意愿、想法,是较高层级的能力。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一部分观众质疑,就在于它考察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诗词的记忆量上,在语文能力上,更多地表现在识记层面。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能只是追求认识和记忆,要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全面理解、掌握了传统文化,才能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气质,做到“为我所用”。

  在子曰语文以传统文化为主线的课程中,诗词古文的教学也是分多层次的。从文字的释义到修辞的运用,再到文人的风格、人生阅历,让孩子不仅会背古诗文,还能倾听文人故事、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古典文人的思想和人生智慧。只有对这些相关因素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将诗词内化为自身素养,做到从“腹有诗书”到“气自华”的转换。

从死记硬背到寓教于乐,传统文化的学习要有趣味

  摒弃死记硬背的方法早已毋庸置疑,但如何寓教于乐还需要持续探讨。《中国诗词大会》四季以来,赛制不断变化,舞台效果不断丰富,除了记诗背诗,还有看图识诗、根据关联线索回答问题……诗词大会的这些环节和效果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多传统文化的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托。只有针对孩子基础状况,抓住孩子兴趣点,突破薄弱环节,研究应对方法,才能寻找恰当切口,让孩子拥抱传统文化,建立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系统。

  相对于死记硬背带来的僵化死板,活色生香,才能激活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互联网科技与教育的结合也给传统文化的新生提供了更多创新方式。以子曰语文的在线小班直播课为例,当孩子在学习一首古诗文时,不用只依赖老师的口头讲解,还可以通过教学软件与老师实时互动,以游戏的形式辅助教学,让孩子在趣味性、互动性中发现更多传统文化的乐趣。除此之外,子曰语文还开设了丰富的素养课程,如“诗词小讲堂”、“中国故事集”等,以趣味故事引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不仅会背诗,还能说出背后的故事,是家庭学习场景中颇受欢迎的课程。

从诗词达人到诗意人生,人格修养是终极目标

  学习传统文化,理解消化是重点,趣味引导是路径,最终的目标,则是把传统文化知识内化成能力和修养。很多人会有这样的问题:大部分读过的书最后都会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有一个答案说:“小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都不记得是什么,但我知道,它们已经成了我现在的骨和肉”。学习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于无形中,影响着个人的思想、言行、气质、素养。试想,遇到一件开心的事,脱口而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不是比 “哈哈哈”更有意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传统文化,并不是说要做一个诗词达人,而是要解锁诗意人生。让孩子可以鉴古知今,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积累传统文化的美学感悟和素养,慢慢启迪人格,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修炼人生的厚度,培养文化自信。子曰语文的培养目标就是从知识传授到思想形成再到人格养成逐步深入的,这不仅是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也是语文教育者的终极使命。

上一篇:国内外文具满减优惠折上折 京东文具开学季钜惠盛宴开席
下一篇:小码王获亿元B+轮融资,打造线上线下业务闭环
联系我们|服务报价|关于我们|留言本|行业动态|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华夏教育网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粤ICP备150826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