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教育网(WAP手机版)
首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动态

事业转轨中国,复旦国际MBA是我最有力的后盾

作者:王小语  来源:华夏教育网  阅读:1859

  1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FT)发布2019年全球MBA项目百强榜单,复旦MBA项目位列全球第34位、中国大陆大学商学院第1名。复旦MBA项目6年排名成绩不断攀升,最近3年稳居全球50强。

  值此契机,我们采访了复旦国际MBA2013级校友黄新耀,现任安本标准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投资经理。让我们一同来深入了解复旦MBA如何助他精进学业,转轨事业,迎向更大的世界。

  从事金融工作的黄新耀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大学毕业之后在新加坡工作了6年,在股票投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出于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兴趣,也想让自己的事业发展跳脱出新加坡的市场局限,2013年,黄新耀报考了复旦国际MBA,期待能够以此为助力,实现自己的事业向中国市场转轨。

  在成为了复旦国际MBA 2013级2班的一员后,黄新耀开启了在中国求学、发展的全新生活,经过2年的课程学习和实践体验,他的收获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复旦国际MBA提升了我的国际视野,帮助我成功扩展了在中国的事业,复旦的人脉和学校资源将让我受用一生。”

 携妻之手,共赴复旦

  黄新耀坦言,在拿到复旦国际MBA录取通知的那一刻,他的心情是雀跃中带着一些小慌乱。

  “当初没有想太多就先去报考了,突然发现要交接工作、要办VISA、还要处理和家人的关系……有好多事需要安排。”黄新耀笑言,自己的性格比较随性,不太喜欢提前做太多的准备。好在一切最终都安排妥当,所不同的是,他带着妻子一起来到了中国——是的,为了复旦求学之旅,他们将结婚的计划提前了。

  在正式开学之前,黄新耀就迫不急待地带着妻子到复旦老校区参观。“我很喜欢我们的老校区,觉得每一个建筑物都充满了历史。”复旦的百年文化底蕴让黄新耀很是着迷,对他而言,这是“年轻”的新加坡所缺少的部分。“我们的学校也就三四十年历史,复旦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

 所获惊喜,超乎想象

  在复旦附近大学路的一家餐厅里,黄新耀提前和自己班级分组中的小组成员碰了面,他们在亲切、友善的氛围中相互认识,相约在接下来的MBA学习中通力合作,共同进步。事实证明,同学间的配合非常重要。“国际MBA的很多作业都是project的形式,需要团队的力量一起完成。”黄新耀说,只靠自己而没有团队的分工协作是不可能做到的。“我觉得所有同学都很友善,我们之间的互动非常好。”

  纵使对即将开启的课程难度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然而正式开课后,MBA繁重的功课压力还是超出了黄新耀的想象,他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完成功课,熬夜也在所难免。但这些在黄新耀看来并不算什么,对于复旦国际MBA给予自己的每一份体验,他都用心吸收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有趣的差异和惊喜也同样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复旦国际MBA的课堂上,黄新耀领略到了不同国籍同学之间的特色和风采。“中国同学比较含蓄,很多时候他们更喜欢倾听,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对于他这个接受西式教育的新加坡人来说很不一样,“我们更倾向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也会挑战老师的权威。”在他看来,这正体现了不同国籍同学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些文化认知以及和同学之间的相处经验,对我后来在中国市场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复旦国际MBA在课程内容和师资组成上的国际化内核则让他十分惊喜。“我原以为复旦的老师会以中国大学的教学背景为主,但他们几乎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这超出了我的想象。”黄新耀赞赏地说,老师们都很年轻但却学历非凡、经验丰富,“他们在课堂上所举的例子不局限在中国,常常放眼国际,而且非常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黄新耀深信,复旦国际MBA学生的多元视野,正是在这不同国籍同学之间的文化碰撞中,在菁英老师们一个个精彩的国际案例分享中,在同学们不断突破自我的观点分享和自信表达中逐步养成的。这其中,实践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Fudan-MIT China Lab

  让我走进企业,身临其境

  在黄新耀看来,复旦国际MBA课程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考验团队实践能力的项目功课之外,老师还常常在课堂上加入实践环节,让大家因地制宜学以致用,通过课堂实践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在投资课程中,老师给了我们一个软件,让我们分组在软件上进行模拟投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虽然不是真正的实地操作,但也绝对不会让我们的知识只是纸上谈兵。”

  真正的实地操作内容在黄新耀进入复旦国际MBA的第二学期如约而至,谈起这次Fudan-MIT China Lab 项目,他接连用了“印象最深刻的”、“收获最大的”等形容词进行描述,感触之深溢于言表。在这次项目中,他们小组要帮助正大集团完成一个新产品的营销策划案。从前期的咨询,到核心部分的市场战略,再到项目所聚焦的食品行业,所有的一切对于黄新耀而言都是此前从未接触过的新领域。

  项目过程中,黄新耀和他的团队成员们与企业方进行了多次沟通,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聆听一家企业的“心声”,也是第一次深入了解一家大型企业如何制定它的中国市场策略。“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从做投资的职业角度来说,我也需要了解企业的策略,这一次体验恰恰能够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其中,了解企业是如何进行操作的。”

  历经长达8个月的努力,黄新耀和团队成员完成了一个让企业方十分满意的项目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黄新耀积攒了新的“技能”,他不再是咨询领域的“门外汉”,不再是食品行业的“外行人”。更重要的是,在这家在中国市场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大企业身上,他了解到了一家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所思、所虑,以及它的策略制定方法,这为他日后转战中国投资市场积累了非常宝贵的本土经验。

  虽不能留 心向往之

  对于黄新耀而言,复旦国际MBA给予他最大的帮助不仅是在课堂中学习新知识,更是在课外拓宽格局,尤其是在MBA毕业之后的就业选择和职业走向上。

  “借助复旦国际MBA的平台,我很顺利地实现了自己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目标,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留在上海。”2014年黄新耀入选复旦国际MBA全亚达奖学金获得者,当年暑假便到位于香港的全亚达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了一个月,之后他顺利获得企业留任,于2015年复旦国际MBA学业结束之后回到香港工作,任职全亚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研究员。

  事业转轨之后,黄新耀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仍旧专注于股票投资领域,但与此前的新加坡市场相比,中国市场不仅大,而且转变很快,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也很不同。“整个投资角度都很不同,所以对于我而言其实是很大的转变。”他相信,如果没有复旦国际MBA的学习背景,没有这两年来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了解,这样的转换是难以实现的。

  没能留在上海发展一直是黄新耀的遗憾。事实上,在上海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实习了4个月之后,他也顺利拿到了对方给出的offer。“当时是在GE的并购部工作,但因为我一直对投资比较有兴趣,所以决定离开。”忠于自己的从业兴趣,黄新耀最终选择了香港。过程中,他也曾多次咨询复旦管院职业发展中心老师的建议,“我和负责我的陈老师光见面就见了三次,他在方方面面给了我很多帮助。”

  毕业虽有几年,复旦国际MBA对黄新耀的影响却仍在继续。每当在投资中涉及到MBA同学所在的工作领域,他一定会第一时间致电对方咨询行业情况,“这是复旦国际MBA在授课知识之外,留给我们的资源和财富。”

  去年底,黄新耀离开香港回到新加坡,在安本标准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任职投资经理。与此前相比,他的职位有了很大提升,工作内容也与中国市场密切相关。说起日后的发展,黄新耀眼中闪烁着对于未来无数可能性的期待。“我们公司在上海也有办公室,我依然拥有以后移居到上海工作的可能。”看来,黄新耀的上海情结也仍在继续。

上一篇:从化工销售到金融管理,职业转型“跨国”又“跨行”
下一篇:首届华夏伏羲书院冬令营圆满结束
联系我们|服务报价|关于我们|留言本|行业动态|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华夏教育网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粤ICP备150826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