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学期,统编教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历史和语文三科教材将实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覆盖,这是打牢学生中国底色的重要举措。近期教育部还开展了专项巡讲活动,以确保统编教材在各地基础教育中有效落地。虽然2017年起部分地区低年级阶段已开始使用新教材,但相应教学方法的调整、教学内容的延展、教师知识储备要求的变化仍需不断探索,子曰语文等校外机构的创新实践也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和参考。
新版教材大变样,传统文化C位瞩目
与之前的教材相比,统编教材变化的核心在于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强化。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整体部署。
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地融入了教材和课程体系。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历史故事、传统美德等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内容;历史统编教材中国古代史部分重点反映了我国古代辉煌文明成果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语文统编教材主要通过增加古诗文比例和增设专题栏目,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教育部还积极鼓励各地开发校本课程,学习《论语》《弟子规》等优秀经典。
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语文这一重要基础学科的变化。据了解,新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大幅增加,小学有古诗文129篇,初中有132篇;选文体裁也更多样,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现。同时增设的专题栏目,如小学的“日积月累”栏目,还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
让传统文化有效落地,趣味性是关键
面对新教材新课标,传统文化以及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究竟如何才能让孩子对传统文化知识接收良好,让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落地,教学方法、内容、课堂组织形式都要转变,匹配孩子学习习惯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成为吸引孩子的关键。
不认识老子没关系,太上老君一定是孩子们的熟人;爱说教的孔圣人高深难懂?那就从相貌丑陋又个性十足的孔丘开始接近他。这些从趣味性角度切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来自子曰语文新推出的“诸子曰”系列公开课。据介绍,该课程面向中小学生及家长,从可靠的史料和文学作品中选材,以诸子的人物形象和趣闻趣事为切入点,最终回归到核心传统文化知识,如成语、名句、常识等等。
子曰语文认为,诸子百家是中国文化史的开端,是传统文化最重要却最容易被基础教育忽视的部分,做“诸子曰”就是要弥补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这一缺失。把内涵丰富但难懂的先秦文献,转化成孩子可以消化的有趣内容,赋予传统文化亲和力,图文、音频、视频多种形式也营造出了丰富的学习场景,孩子学习起来更投入,更方便,也更主动。
打牢孩子中国底色,家长老师都要补课
培养传统文化素养,打牢孩子的中国文化底色,达成新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学习要求,不仅需要课堂方式和内容的转变,老师和家长也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对教师而言,首先要有足够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以子曰语文的“诸子曰”系列为例,没有对诸子的充分了解,无法做到深入浅出地为孩子引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不仅是北大中文系硕士,其研究方向也是先秦诸子,这样才能在趣味性的同时保证专业性。其次,语文新教材更注重学生人文素养与人格思想的锤炼,教师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语文学科,把更多课堂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多讨论、多思考、多实践,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如何打造以孩子为主的更互动的课堂,老师们需要不断探索。
老师要补课,家长们也要学习。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日常积累比课堂更重要。在课堂之外,家长要引导孩子多看一些文学、历史的书籍,扩大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在陪孩子一起阅读时可以鼓励提问、讨论,在点滴的思想沉淀中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家长有一定的传统文化修养。同时,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博物馆、传统文化艺术展览、传统手工艺体验等多种形式扩大孩子与传统文化的接触面,提升孩子兴趣。子曰语文等创新型的课外辅导机构也提供了很多亲子共学的渠道,如传统文化打卡活动、人文素养系列微课等,帮助家长和孩子同步学习。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当下,全社会都在努力探寻更多符合现代语境的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教育是其中最具长远意义的一种方式。对家长和孩子而言,需要更多像“诸子曰”这样符合孩子特性又饱含传统文化营养的专业性内容,配合新教材,打牢孩子的文化底色,为孩子成长埋下文化自信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