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不少幼儿园开展了各种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但是,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词如何走进幼儿的内心,目前似乎没有形成共识。
例如,有的幼儿园让孩子们背诵古诗词,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好,但仅仅囫囵吞枣地背诵,是学习古诗词的最优方式吗?古诗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抑或比赛的工具、未来中小学试卷上的填空题?除了背诵,古诗词能否与歌唱、绘画、赏析、讲故事等结合起来,融入幼儿的生活,成为其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一边大声唱出来,一边听故事、探文本、赏图画,日前出版的《教孩子唱学最美古诗词》,让幼儿真正爱上古诗词,给出了另一种颇有价值的学习古诗词路径。在该书编写者“常青藤爸爸”团队看来,让孩子与古诗词温柔相遇,才是古诗词最佳的打开方式。
《教孩子唱学最美古诗词》封面图
唱出来的古诗词才难忘
扫完二维码,伴着古琴的低音挑弦,日本太鼓发出铿锵的律动和撞击感,“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被一字一字唱出来,缓慢却有力量,那种从痛到悲再到怒的情绪,淋漓尽致地流淌出来,听者似乎化身为曹植,置身于被兄长逼向死地的心理场。
听完被唱出来的古诗,看一看古色古香、贴近当时历史情境的绘画,再扫一扫二维码,《七步诗》背后的故事借着亲子对话娓娓道来,古诗词因此而变得立体生动、韵味悠长,鲜活一如欣赏一幕精彩的话剧。
“一首首古诗词如同一个个人,气质都是不一样的,配曲也是量身定做的。”《教孩子唱学最美古诗词》的作曲者、“常青藤爸爸”音乐总监樊文婷、孩子们口中的樊樊老师,告诉记者,为了让幼儿理解古诗词的意境、背景、寓意,她在深入了解每首词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气质相近的乐器,谱写乐谱,反复打磨,60余首古诗词花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
例如,给杜甫的《春夜喜雨》配乐时,她专门去了成都的杜甫草堂,感受草堂的氛围,最终选择了扬琴作为主乐器,搭配小提琴拨弦与电子和声器,因为扬琴适于演奏快速的乐曲,最适合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和欢快、喜悦的感情,这一点与这首诗的主旨和作者的心情相呼应。在唱出来的同时,幼儿脑海里自然而然有着古风大片即视感。
看见诗、听到曲、看见画,脑子里有颜色,眼里有冷暖色调……樊樊老师说,她在为古诗词配曲时有着强烈的情感代入,也对故事有自己的体察。每首诗后她配上了“歌曲赏析”,讲述如此编曲的理由。虽然文字不多,却是最烧脑的部分。在录音时,她启发唱者也像她一样想象自己身在古代,这样感觉更容易蹦出来。例如,演唱《七步诗》时,她就让小男孩联想“如果你的亲哥哥要杀了你,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情绪调整完毕,悲怆的感觉也呼之欲出了。
古代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往往是伴着韵律和节奏的,也就是说古诗词原本就是为了演唱而写的,如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在旗亭喝酒赛诗,便以“三人中谁的诗被唱得最多,谁就是最优秀的”为标准。可惜大多数古诗词韵律没有流传下来,只能依靠后天创作。樊樊老师表示,而当古诗词被配乐,仿佛活过来一样,让幼儿回到历史现场,视觉、听觉等感官亦被不同程度地激发出来,进而对古诗词有深入的理解,终身难忘,“古诗词学习不能只有一种路径,学唱古诗词应成为一种共识,这也是古诗词的最佳打开方式”。
幼儿需要一次艺术启蒙
除了为古诗词配乐,《教孩子唱学最美古诗词》还详细描述了每一种民族乐器的名称、特点、演奏方式、音色特点等,如二胡、竹笛、扬琴、排箫、笙、大鼓,有意为幼儿做一次音乐启蒙。据樊樊老师介绍,当下孩子初学音乐,往往是从西方乐器学起,对民族乐器了解不够、认识不深。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应该让幼儿及早知道,有所认识。
另一方面,当下适合幼儿的经典儿歌少之又少,依然多是《小白兔,白又白》《小燕子,穿花衣》《小螺号》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有趣的、韵律优美的儿歌作品并不多,尤其是新近原创的歌曲太少。要么是西方引进的,如《两只老虎》《小星星》《铃儿响叮当》等,缺少一点民族特色。虽然当下原创儿歌也有人在做,但很多词曲不过关,粗制滥造,算不上精品,不听也罢。幼儿有必要听一些高品质的、有思想的音乐,而听唱古诗词是很好的途径、一种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这也是“常青藤爸爸”制作《教孩子唱学最美古诗词》的初衷。
据了解,樊文婷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生于音乐世家,从3岁开始学习音乐,练习扬琴。由于从小就听到许多不同风格的世界音乐,且对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为每首古诗词配乐,对她而言虽然有挑战,但也乐在其中。她赋予每首古诗词独特的气质,背后也是她从小就有的愿望,即创作幼儿真正喜爱的音乐。而在制作《教孩子唱学最美古诗词》时,她不计时间,不计成本,依照汉语的声调谱曲,找到音乐与文本之间的平衡点,力求把每一首歌都打造成经典。
不仅是乐器介绍,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书中还加入了颇具匠心的亲子对话环节,讲出古诗词背后的含义、故事,如黄鹤楼之所以叫黄鹤楼,是因为其中曾经住过一位神仙,用橘子变作一只黄鹤,一听到歌声它就翩翩起舞,使黄鹤楼的生意变得越来越兴隆。“常青藤爸爸”创始人黄任表示,他找来专业人士对古诗词进行文本解析,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话双方也是播音领域的专业人士,短短的三五分钟,其实倾注了大量心血。
孩子喜欢古诗词更重要
“幼儿有必要学习古诗词,但不能像成人那样过于注重文本。”黄任说,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他们不理解东西,只能让他们反感,不利于幼儿爱上并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给古诗词配上优美的旋律和优美的图画,让幼儿边唱边学边听故事,幼儿就算一时不能完全理解,也愿意跟着美妙的旋律、跟着好玩的故事,进而走进传统文化的深处。
据了解,《教孩子唱学最美古诗词》力求借助旋律、绘画、故事、赏析等元素,以幼儿最感兴趣的方式,让其感知古诗词所描绘的事物、所蕴含的味道、所表达的意境,完成最初的音乐启蒙、艺术熏陶和传统文化教育。每一首曲、每一幅画、每个故事,都让幼儿在听觉和视觉上都有美的熏陶,激发幼儿进一步了解古诗词的兴趣。
在黄任看来,兴趣是幼儿了解、亲近古诗词的最重要因素。而且,唱学古诗词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背后也有脑科学的依据。有研究表明,学龄前幼儿的学习应以动手、听觉学习为主,因为他们对图画、声音非常敏感,如此多种感官学习,对幼儿的大脑发育影响深远,学习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现在的幼儿学习往往用眼睛学,但不能仅限于此,还要调动其听觉、触觉等感知事物,学习新知,“就像我们小时候习惯听老人讲故事,唱民谣,这些都是美好的记忆,是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让我们一辈子难忘”。
但对于古诗词的谱曲,有人认为,汉字古音今音有别,用今音唱古音似乎不妥。对此,黄任认为,今音和古音的确有区别,学界上也一直对此存在争论,如“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白莲”有的说是莲花,有的说是莲蓬。对孩子而言,没必要纠结于此,是莲花还是莲蓬,并不重要,不影响整首诗的意境。重要的是幼儿对古诗词的兴趣,能一点点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
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孩子唱学最美古诗词》中的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从小学必背古诗词中精选出来的,兼顾诗词内容和歌唱旋律两个方面,充分考虑了语言的难易程度,并做了分级分类。为每首诗谱曲时,选的是押韵合辙的发音,力求歌曲优美而有意蕴,最终深深印在幼儿的心里,成为其美好的童年回忆。(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