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庄、苏州、杭州、武汉、重庆、上海、郑州、成都、沈阳、兰州等地,由当地大号和媒体平台发动的2016年“最美校服评选”投票活动在微信朋友圈中火爆转发,引发媒体关注和热议,再次让校服话题进入大众的视野。
(兰州晨报发动的“最美校服评选”中兰州市水车园小学得票最高)
早在2015年6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从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加强校服质量、检查建立监督惩处机制等方面对校服市场进行整治。同期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校服的国家标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出台,这标志着全国中小学生校服终于有了统一的规范,成为校服行业的“新国标”
多年来发展相对缓慢甚至滞后的中国校服,能否借力颁发的新政策和新国标步入发展快车道?新政出台至今,孩子们身上的校服在其影响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16年10月以来,记者先后来到多地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时却发现,由于宣传力度、执行力度等多方面原因,校服新政的落实可谓出现冰火两重天。
喜:部分政府积极引导新政平稳落地
“孩子们,你们喜欢你们的新校服吗?”“喜欢!”在上海市区一重点中学,记者的提问得到了孩子们一致的肯定回答。蓝白相间的色调搭配,个性阳光的英伦风格,给人一种赏心悦目、青春飞扬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校服无论从内在到外在,都体现着合体、美观、舒适与环保。
(上海市西南卫育中学新校服)
这样的校服同样得到了家长和老师们的一致欢迎。在家长们眼中,孩子们的校服有了新国标作为坚强保障,材质质量有了保证,自己更放心了。在老师们眼中,新校服更合体,更能彰显出学生们的气质;新校服更舒适,更有利于学生们的身心发育和日常学习、运动。
这种喜人的变化离不开上海当地教育部门的积极引导与推动。上海市教委第一时间联合市工商、质监部门发文,认真执行各项采购标准,严格执行GB/T31888标准要求;明确校服采购实施家委会协商制度,听取家委会意见明确校服的收费标准后报告区县主管部门,校服价格不再设定上限;为减轻校服企业的负担,上海市质检院还进一步优化校服报验推荐流程 ……一系列的措施和举动,不仅促使全市校服呈现焕然一新的局面,更为全国其他省市树立了执行典范。
据了解,校服新国标实施后,除了上海以外,山东、安徽、河南等地也陆续启动“质量月”活动,集中监督抽查,将重点曝光质量不合格企业。全力保障校服新政平稳落地,让孩子们穿上安全放心的校服。
忧:部分地区或偷梁换柱或消极观望
校服为何如此重要?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校服是校园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精神气质的形成,影响着学生审美观念、礼仪观念的养成; 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校服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反映,关系到服制礼仪文化的传承。
然而,当记者来到江西一所中学采访时,看到的完全却另外一番景象。已经时至冬日,校园里的孩子们仅在白色的春秋季校服外,套了一件很薄的丝棉芯冬季校服外套,不少学生的运动式校服已经洗得明显发污。该校一位家长直言:不少学生不爱惜校服,或者不喜欢穿校服,原因正是在于校服款式老旧,质量也不高,“哪脏往哪坐,一点不爱惜”。
而当记者问起对校服的看法时,孩子们的回答也十分冷淡:“不知道喜欢不喜欢,反正已经习惯了,学校要求必须穿。”记者追问起是否对校服新标准有所了解时,无论学生、家长还是老师均表示不曾了解。
(典型的“中国式面口袋校服”款式老旧,质量普遍较差)
尽管国家出台了新规,对校服标准、校服定价、校服采购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可是部分地区校服并未发生任何改观。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面对31888新标准的高要求,有的地区选择观望,消极应对,配合政策走走校服抽检的过场,实际操作的仍是“老一套”;更有保护主义盛行的地区,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违反市场原则暗地采取“定点”、“定商标”等方式干涉交易,延续校服生产、采购环节暗箱操作手法,置新政于不顾,试图强行回归地方旧标准。四川省 “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就以发文的形式要求学校校服招标时优先选择协会会员,给学校施加无形压力。绵阳一所学校家委会的家长告诉记者,协会会员基本以四川当地校服企业为主,学校校服招标时得从这些企业里选,“这是不成文的规矩。但我们家长出钱买校服,就应当有自主选择权。把权利还给家委会,选择我们满意的校服,才是我们期望的。”
难怪有报道曾毫不客气指出,中国式校服是教育改革中最保守顽固的堡垒之一,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就看各地部门是否敢动真格。
盼:重视校服改革,让新政落到实处
总体来看,新政出台一年多来,全国校服改革局面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上海、山东等地的改革力度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忧的是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占据在个别城市和地区。如何让“丑校服”、“毒校服”、“天价校服”、“问题校服”彻底根除,各地必须摒除“唯一家独大、听一家之言”的现状,把学生和家长的诉求摆在首位,让校服新政真正落到实处成为此次改革的重点。
据了解,2015、2016年连续两年,全国两会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对校服质量、款式、采购等方面提出建议;多年以来,众多爱心人士为我国校服发展不懈努力、积极奔走。
全国人大代表朱立秋表示,规范校服市场必须由政府积极引导,多方共同配合,尽快规范校服市场,让校服产业更加市场化、公开化、透明化,让更多有实力的校服企业参与竞争。
全国政协委员施杰建议要在政府指导下建立起行业规范体系,促进校服市场的品牌化经营,同时强化对校服产业的社会监督作用。同时,还要强化家长委员会等监督力量。
记者认为,校服改革首先要从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真正把校服的主动权放给学生、放给市场。同时,要加大对于校服改革的宣传。只有让社会了解了校服改革,让群众了解校服改革,才能保证校服改革迅速大规模施行。济南历下区就是最好的例证,2年前区政府在校服工作中,就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将校服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家长,区政府则做好组织、协调和监管工作,开创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先行范本。
(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小学校服)
其次要让学校作为校服改革的积极执行者以及主力军,学校的管理者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鼓励学生及家长进行校服的创新。河南郑州市在这一方面可圈可点,秉承“博大、开放、创新、和谐”的郑州精神 ,“学校搭台、校服生产商唱戏、家委会拍板”的新局面此起彼长,“我的校服我做主”“郑州一中学生穿自己设计的校服”等新闻频频见报。
再次政府监管部门以及教育部门还要做好积极的监督,对学校实施校服改革进行积极引导以及定期调查监督,保证实施到位。江苏省就是一个先头代表,2016年一开年,江苏省质监局和省教育厅就联合下发《关于2015年幼儿园、中小学、大中专院校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通报》,其通报结果令人咋舌,后续改善效果显著,一度成为许多省份推行新政的效仿者。
由此可见,校服改革有了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有了多方合力保证进行下,才能真正扎根发芽; 只有各级政府真正增强意识、下大力度、打破坚冰,才能真正使新政策、新国标成为中国校服发展变革的原动力。
(成都七中国际部校服刷新国人对“中国校服”的看法)
校服改革,路漫漫其修远兮。而在这漫漫长路中,遇到的艰难和阻力也许正是校服改革与创新的无限动力。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有了校服新政的积极引导,有政府部门的强力监管,有公开透明的采购机制,有愿意为之拼搏的校服企业,打破“专注丑陋一百年”的校服传说,让中国孩子们穿上美的得体的校服并不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