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客观看待“读书无用论”,卓越教育专家新思维解读

时间:2015-08-28 15:50:04   作者:王宝珠   来源:华夏教育网   阅读:1726   评论:0
  2015年高考尘埃落定,学子们已纷纷准备开始新的大学生活。近日两则关于读大学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则是8月3日《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别让新“读书无用论”撕裂乡土中国》,其调查显示近四成农村家庭认为读书无用,且贫困农户对读书无用论的认同度最高。二是某媒体报道一名重点大学毕业生“回炉”读技校引发争议,尽管后来查明该学生并非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但此前大专毕业生报读武汉铁路桥梁学校等都表明大学生回炉读技校已然并非个例。两则新闻,让“读书无用论”再一次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引发了种种争议。

  新时代被赋予新内涵,“读书无用论”再起波澜

  “读书无用论”并非首次出现,它在不同的年代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含。以前的“读书无用论”偏向于抨击知识无用,而在近期,网上诸如“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大学四年透支农民35年纯收入”“蓝领薪酬发展远胜大学生”等支持“读书无用论”的声音层出不穷。细细品读,这些声音都是依照“成本——收益”框架下算的帐,从大学毕业的短期收益、大学教育成本增加家庭负担两方面作为立足点,表达读书无用的无奈。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追求投资回报、规避风险都是理性选择,但以此断定“读书无用”未免有失偏颇。记者走访调查广州多所高校毕业生发现,如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多名毕业生起薪就有九千到一万二,而不少学生毕业后应聘银行、公务员等企事业单位的薪酬福利也远非普通工人能够比肩,应聘腾讯、华为、联想等知名企业的发展前景更是让普通工人望尘莫及。拿大学生与农民工相比较,其实是一种“田忌赛马”。此外,网上普遍用“蓝领”与大学生作对比,如电工、工厂技术员、建筑设计师等“蓝领”,其实大多仍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读好书,上好学”,专家提醒做好学生价值引导

  “读书无用”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极端。 盲目读书,毫无选择的上大学,才是“读书无用”应该抨击的对象。一些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理念落后的院校,在教学质量上得不到保障,学生才会有读书无用之虞。同样的,市面上的书良莠不齐,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深读。而无论是接受优质大学教育,还是多读好书,加深自身知识储备和事业开拓,仍然是最具价值的长远投资。

  针对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华南地区知名教育辅导机构——卓越教育,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的专家老师表明:“读书无用论”不论从个人还是社会的角度去解读,这个观点都是比较片面,应该被严肃看待的。家长虽然会听到类似声音,但是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程度却丝毫没有减少,不少家长把孩子送过来辅导,帮助孩子考上一所好学校,其实是看中好的学校在城市氛围、校园生活圈、教育观念等方面对孩子的综合塑造。而孩子们也表示,希望自己以后能上个好大学,虽然读书很辛苦,但是还是相信读书的价值。

  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教育是长期投资,其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不仅有金钱方面的直接收益,还有诸如工作技能、公民素养、生活品味提升等诸多间接收益。知名学者、专栏作家严飞表示:“大学最重要的价值体现,不是一纸文凭,也不仅是累计了多少知识。反倒是思维模式、主动学习能力以及价值观念,才会令我们终生受用。”

  从社会角度来看,教育是知识传承、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教育既要承担知识传承的功能,也要实现社会的分层流动。通过接受教育,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优异的学业和成就实现分层流动,进入社会上升通道。这样一种分层流动,不仅促使社会更加稳定,更能带来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这家里只要有一个上学的,这个家就有希望。”《平凡的世界》里,哥哥孙少安这样对弟弟孙少平说。事实上,一个知识文化断层,各社会阶层之间流动滞缓的社会,一定不会是一个充满活力、锐意进取的社会。

  “读书无用”尽管是老调重弹,但每一次引起热议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在录取升学之际, 我们更应该认真看待,分清利弊,给学子们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他们在自我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上实现个人价值。


出处:华夏教育网
网址:http://www.hxedu.org/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目前联盟网站:海峡教育网华夏教育网中华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产业网培训百科网中国培训之家,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文章撰写、评论撰写等。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华夏教育网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粤ICP备150826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