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爱心公益

中考倒计时 推出冲刺“攻略”

时间:2012/5/24 14:30:56   作者:王宝珠   来源:爱孔子教育点评网   阅读:913   评论:0
中考倒计时_推出冲刺“攻略”
 
中考倒计时_推出冲刺“攻略”
 

  距离中考仅月余,各校的模拟考试也进行了多次,到底哪里薄弱,考生已做到心中有数。面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怎么有效的利用仅剩下的时间,成绩如何才能快速有效的提高呢,这有方法和窍门。

  从本周起,我们将陆续邀请鞍山市第四十六中学和鞍山市第四十八中学的5位一线教师,为广大考生提出冲刺建议,希望在这个“黑色”的备考月中,给考生们一定的帮助。

  语文备考绝招

  支招教师:

  孙卓,第四十六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九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国家远程教育培训骨干教师,三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中荣获优秀科研成果奖。

  提高审题能力最重要

  中考临近,做为一大主科之一的语文,备受同学关注。四十六中的孙卓老师给出以下建议。

  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可以看出,“汉字的书写”、“古诗文名句的积累”、“语句或语段的仿写”、“语言的运用”、“词语运用及语病的修改”、“综合性学习探究”等是考查学生积累运用的主要题型。新一轮的中考出于稳定的考虑,在题型上不会变化太大,除了加进了几篇文言文课文,别的要求在考试说明中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名著阅读和名句积累的考查有演变为多样性命题的趋势,但难度上不会提高。需要说明的是,随着课改的日渐深入,考试命题基本上已不以知识立意,而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相应知识点的考查题选材贴近生活,问题的设问都提供具体的语境或情景,既注重检测学生的积累,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试题体现了开放性和选择性,客观性题目在减少,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不能过分的强调知识点的机械训练,而是着重训练依靠知识点的灵活记忆和运用。

  现代文阅读这一块一向分值重,学生丢分多,而因是考查课外内容,学生觉得最难把握。在复习阶段的训练中,应加强引导学生的自我感悟,自主赏析、自主探究,用自己独特的个人感受去发掘作者及出题人的意图。

  从题型分析来看: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是每年中考必考的题,同学可从以下几点去把握:①分清含义的类别,是弦外之音还是言简意丰,是寄深于浅还是托物寓情。依此类别展开联想,找出实际义。②分析句子构成深刻含义的原因,是语言的凝炼还是采用了象征、对比、比喻、双关等写作手法。③抓住关键词语,如强有力的动词,富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以及一些特殊的虚词,去理解句子的含义。④结合写作背景理解句意。包括分析文章背景、体裁、作者的写作意图。生活经历以及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⑤从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去理解句意等。

  概括文章要点题,同样要归纳概括方法:(1)寻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段落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段意,也要注意。(2)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这些都无时,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成段意。(3)恰当利用段中的提示性语言标志,如“总之”、“因此”、“其实”、“这就是说”等等,其后所跟句子大多跟段意有关。

  品味语言题也是常考的点,此类题型比较开放,学生要注意平时多感悟:(1)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可以从它的表达效果即所用修辞的作用来品味。⑵用词准确生动的可以用换词比较法来考虑它的表达效果。⑶含蓄隽永的语句品味方法:抓住关键词、结合语境、分清含义类型、结合文章的主旨等方面来考虑。⑷引起共鸣的语句: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品味。如精炼准确、形象生动、个性化、精辟含蓄、朴实清新自然等,并强调对具体语言的分析,切忌套用一般文体语言特点或作家语言风格的概念,而应该从文章的实际出发,对那些最能表达中心思想、最能打动人心、最能令人回味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分析。

  写作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就其能力层级而言应属于“创造级”。文章一旦被写出来,不论其水平高低,只要不是抄袭,都可以看作是同学们的一种创作。但是文章是有体裁的,虽然没有人是按照教科书上的几个“要素”来写文章,可是在必须打好基础的初中阶段,应当写出符合要求的记叙文和简单的议论文、说明文。所以我们在强调可用多种文体写作的大背景下,仍重视培养学生的文体感,特别强化对表达方式的训练。

  同学特别要注意的是提高审题能力。因为考场作文是以理解为前提的,所以要让学生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要求的内容,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为写作服务。备考期间同学可以把近期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在审题方面的得与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研究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怎样开拓思路,怎样精选材料,怎样布局谋篇的,在语言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如何能做到题目新颖、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材料新鲜、细节鲜活、语言亮丽、情感独特的。有时间的学生每天可收看新闻联播,及时了解时事,广泛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英语备考绝招

  完成短文:注重理解全文和多角度考虑

  支招教师:

  李杰,鞍山市第四十六中学九年级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教育学硕士,辽宁省骨干教师,鞍山市优秀班主任,从事英语教学工作17年。

  试题易中难度比例为7:2:1。主客观试题的百分比分别为:主观试题约60%,客观试题约40%。结合历年中考应考经验以及今年中考考纲的新要求,就如何把握今年中考英语的重点题型李杰提出几点建议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参考。

  听力:注重内容预测和快速笔记。

  中考听力试题的难易程度等同于平时训练,语速有可能略慢。因此,考试时不必紧张,要稳定情绪,集中精力,镇定自信,尽快进入答题状态。尽量利用“试卷分发”到“播放试音乐曲和试音材料”之间的时间,及时、迅速地阅读题目,根据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来比较推测对话的内容,带着问题去听,有重点地去听。在听录音时做好笔记,有助于记住所听内容,防止对人名、地名、数字等听过即忘的现象。答题时抓住重点,切不可因为一个词听不清,就停下来琢磨一阵,而是要果断地放过去,集中精力应付下一题。

  【考前建议】考生每天练习听一套模拟听力试题,看题、听音、作答、检查四个环节都要进行,培养考前的听力感觉。

  完成短文:注重理解全文和多角度考虑。

  今年中考,首字母填空题型作为独立一道大题,调整到任务型阅读前。出题方式也有所改变,如果题中已提供首写字母,便没有汉语提示;相反,有汉语提示就不再给首写字母。答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结合选项初步弄清短文写了些什么内容。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对空缺句子作合乎逻辑的推理。弄清空缺词句的确切含义,从空缺句的内部结构入手,从语法、词语固定搭配、词形变化等角度考虑,务必使所填的单词准确无误。填写完成后,要验证答案,看文章是否顺畅,所填单词是否是最佳单词,所填单词是否有拼写错误。

  【考前建议】每天按此方法坚持做一道题,相信成绩会有所提高。

  任务型阅读:注重认真审题和反复推敲。

  任务型阅读是考查学生阅读综合理解能力的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所提供信息,按照指令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它的特点是提问形式灵活,涉及问题面广,这就要求考生审题要特别认真,答卷时思维要特别严谨。解题时,应采取四步法:首先是略读,了解文章大意。第二步要带着问题,细读,在材料中寻找答案。第三步对疑难问题进行反复推敲,找到依据,确定正确答案。第四步要再次回顾文章内容,确保万无一失。

  【考前建议】阅读不同体裁、题材的文章,多积累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从而提高整体阅读能力。

  汉译英:注重句法结构和词形变化。

  汉译英主要考查基本词汇,尤其是短语、习惯用法、固定搭配、各种时态语态及主谓一致等的灵活运用。在做题时,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特点,注意词序、语序的变化;译文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要注意单词的词形变化,如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语态及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

  【考前建议】对于书后单词表中的四会单词、不规则动词表中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必须熟练掌握。在对九年级重点单词、短语、句子牢牢掌握的同时,还要兼顾七、八年级所学内容,确保不遗漏知识点。

  作文:注重语法准确和书写规范。

  作文不要急于动笔,审题要细致,思路要清晰。审题要审格式、体裁、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主体时态、活动时间、地点等。看清题目要求后,构思框架,确定中心内容。拟草稿中,避免使用汉语式英语,尽量用自己熟悉的句型,几种句型可交替使用。要灵活运用语法、句法知识,语态、时态要准确,主谓语一致,注意冠词用法、拼写、标点、大小写等。作文是根据要点、语言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来给分,不以文采打分,因此,句子越简单准确越好,复合句容易出错被扣分,遇到个别要点表达不出来或难以表达时,可以化繁为简。草稿完成后,一定要检查改错,避免因语法、拼写等错误。抄写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层次清楚。

  【考前建议】多读一些历届中考范文,背一些常见的短语、句子及名言警句,每周至少写一篇作文并及时请老师批改指教。记者李东吉整理首席记者李东摄


标签:中考 倒计时 计时 推出 冲刺 
出处:华夏教育网
网址:http://www.hxedu.org/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目前联盟网站:海峡教育网华夏教育网中华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产业网培训百科网中国培训之家,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文章撰写、评论撰写等。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华夏教育网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粤ICP备150826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