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央广网主办的2019年度明星盛典在京举办,中国财经教育的领军者,高顿教育的3位老师获得“年度明星教师”荣誉,其中冯伟章老师更是被赋予“2019年度全国明星教师”的荣誉称号。
来自高顿的三名老师获得“年度明星教师”荣誉
继月初央视报道其5G教育科技赋能师资,这家头部财经教育机构再次向外界释放其“师资实力雄劲”信号。
此次获奖的冯伟章、陆斐、龚玲玲3位高顿老师,目前供职于高顿教育CFA/FRM(特许金融分析师/金融风险管理师)、CPA(注册会计师)、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三大研究院,以教研领头人的身份,在各自领域拥有独到建树,以及极高的学员口碑。
在财经教育行业,高顿一直以师资实力强著名,持证人比例、授课服务、教学资料研发等也是领跑业界。成立13年之久,高顿老师一直保持了高水准,这更显得难能可贵。业内对于高顿名师的整体印象标签无外乎“专业”“热情”“负责”。
为什么高顿名师能形成品牌效应并持久传承,或许从这三位老师身上,能找到答案。
“现阶段我更想让他人成功”
冯伟章老师在加入高顿之前,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管,这也符合高顿研究院老师一贯的从业路径——在业界积攒实务经验,转换到教学场域中,能更好地“理论结合实践”。
之前的职业经历里,冯老师已经算得上是成功人士——负责公司在亚太地区的投资分析与决策、战略企划,在公司投资决策中拥有极强的决断力和话语权。
但在33岁那年,冯老师陷入了职业发展的两难选择,是继续在企业延续职业生涯?还是遵循内心的声音,投身教育?
最终选择冯老师选择了走到讲台前,“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是抱着把这份工作当做终身的职业来做的”。
放弃名企的高薪和光鲜的外在,成为一名教书匠,冯老师认为自己没有哪一刻后悔过,谈及心理的动机,冯老师这样表达:
“之前的职业经历,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已经是比较成功了,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工作的诉求不太一样。过了30岁之后,我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帮助别人实现成功。”
高顿教育CFA/FRM研究院主任冯伟章老师
作为曾经的金融从业者,冯老师多次提到“成功”这个概念,也许并不奇怪,毕竟中国式金融行业从来不缺少各色各样的“成功学”神话,但是冯老师对于成功的理解与普通人不一样。
相比于以收入情况、消费水平和社会地位简单划分的“成功”标准,冯老师认为“一个人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才是成功。
放在财经教育的语境里,冯老师清晰地看到,教育学生考取证书,掌握一两门金融学科技术,并不是抵达“成功”的终点。
就好像,在他而立之后的第三年,当他做出人生中可能最重要的选择时,他义无反顾地遵从了内心的方向,选择了他理解的“成功”——帮助别人“成功”。
财经教育也应该是燃起学生内心火焰的一根火柴。
中国社会职业训练的缺失,让大多数18-25岁的年轻人对于未来充满迷茫,冯老师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这些年轻人找到努力的方向。
往大了讲,喜欢以哲学和历史的理性眼光看待事物的冯老师,认为这种“利他”的成功观,也应该是商业社会能正常流转的伦理通货。“商业社会就是价值交换,只有每个人都做到‘利他’,才会有人愿意跟你交换”
关于成功,冯老师坚持着自己的定义,如今,他的故事还在高顿继续。
“我喜欢帮助不同的人,包括那些年轻教师们”
每逢下班的钟声敲响,陆斐老师总是最难赶上准点地铁的那一个。
对于许多CPA考生来说,陆老师就是那个“隔壁班的老师”,下课放学时,总会有一群人围着她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高顿教育CPA研究院主任陆斐老师
“没办法,我在研究院有一个规定,不给最后一个学生答完疑不允许离开课堂”,面对学生的热情,陆老师多次放弃了准点回家与家人共享课余时光。
CPA考生的庞大基数和备考热情,陆老师在2017年初到高顿时,虽然已经对此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有预料到这会大大的延长自己的工时,才能弥补研究院人手上的短缺。
最开始的CPA研究院,正职老师和研究员数量非常少,并且流动频繁,最紧张的时候只有10个人左右,而他们要面对的,是中国成千上万的CPA考生,日常工作被备课、讲授、批阅塞满,更不用说还有研究院的基本工作——课程、教学资料、工具的研发工作。
于是陆老师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不仅帮助学生掌握CPA知识,也要帮助更多的年轻老师成长为优秀的“注会教育专家”。
对于初到的年轻老师,陆老师给他们制定了一个KPI:不要埋头课件,到一线的课堂里去,到直播镜头里去,去了解学员们的真实需求。
用陆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做研究就要了解用户体验,要“接地气”。
这样的成长速度是巨大的,陆老师深知CPA在会计证书中属于高阶,难度较大且知识点比较抽象,如果研究院的老师不能过“化抽象为具象,化深奥为通俗”这一关,很难持续在岗位上收获成就感。
除了在教学理念上的长期培育,陆老师还擅于软性的“感染”和“同化”。“老师这个岗位就是言传身教,你是什么样的人,周围的人会慢慢效仿”
干净、妥帖、符合职业身份的套装,不急不缓的语调,耐心舒适的讲解,这些一直是陆老师坚持的“细节中的魔鬼”,把自己当做一件样板间,让年轻的老师和研究员们也能遵照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
陆老师来到高顿2年后的现在,CPA研究院已经稳定拥有27名全职老师和研究员,各种教研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看到有些年轻的老师,现在已经能够成熟专业的处理教学任务,和刚来的时候生涩的样子形成鲜明反差,这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陆老师的下一步规划是完善高顿CPA独家出品的备考资料,今年研究院出品的《CPA高频高分主观题》被学员们奉为“考前必备宝典”,她希望接下来能和研究院同事一起,延续教辅教材这条思路走下去。
“按照我完美主义的毛病,这本书不仅要内容上帮助学生用最高的效率掌握CPA知识点,本身的排版、装帧也要做到极致完美,这也是我对研究院老师们一直的要求”,陆老师这样说。
“帮助他人,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各位ACCA的宝宝们,龚老师的小可爱们,2019年6月的全球统考加油哦!一定要pass!”
——“拜龚老师,ACCA F9高分求过!”
——“求保佑这次的AAA,想出坑了”
以上的对话,颇有一种粉丝朝拜“锦鲤”博主的既视感。
而这是真实发生在一名ACCA老师的微博上的日常。高顿ACCA研究院的龚玲玲老师,身份有点分裂。
龚玲玲老师的微博互动
讲台上,她是ACCA学员口中的“押题女神”, 她所教授的ACCA P3《商业分析》科目,曾创下连续7次100%压中全球考题的纪录,同时曾连续三次带出通过率100%的P3班级,这比全球平均通过率高了50%,以及两次带出FA(F3)《财务会计》满分学员。
然而在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龚玲玲老师却是与粉丝学员们毫无沟通距离的“温柔大姐姐”。龚老师热衷通过直播和短视频进行考前冲刺分享、复习建议,给考生们加油打气,还常常会邀请全国知名的ACCA老师做考前串讲。
高顿教育ACCA研究院主任龚玲玲老师
有一些活跃在龚老师微博账号上的学员称:“龚老师的直播视频能在短短30分钟之内帮助学生抓到10-15分的必考分值。””我考了ACCA不下5次,一直不及格,已经生无可恋,听了龚老师的课一次性通过考试“
于是,一到每年四次的全球ACCA统考,会出现一个有规律的现象——ACCA考生们会纷纷到龚老师的微博上排队留言,求龚老师给自己鼓励,“拜龚老师求通过ACCA”。
这已经成为考试前,ACCA学员们彼此心照不宣的“仪式”。
事实上,龚老师一开始也并没有刻意给自己营造“人设”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喜欢旅游、美妆和美食的她,热衷于在微博上分享照片和视频,逐渐积累起人气。
随后她发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微博和短视频是很好的与学员无障碍沟通的平台,还能将课堂上的一些教学内容以“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传播,帮助学员快速掌握知识点和难点。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分享的人,龚老师认为这种“纯知识性”的分享,不仅能积攒自己的成就感,也让自己乐在其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和学员交流的方式。
日常,龚老师还是会在微博上发一些美妆评测、旅行游记的分享,同时会发一些职场感悟、职业成长资讯。前者帮助她聚拢了人气,隐藏的信息告诉学员通过自我实现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后者则是龚老师希望告诉广大学员的:热爱生活,同时也需要努力去奋斗。
结语
无论是严谨中不乏睿智的冯老师,还是“事无巨细操碎心”的陆老师,抑或是网红气质的龚老师,他们一起描画了“高顿名师”的整体廓形。然而拨云见雾,“帮助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却是他们共同的语法,每一个师者之尊,必有“渡人”之心。这大概也是高顿这家在财经教育领域纵横13载,能赢得众多学员认可的真正价值所在。